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虚实第六 知己知彼的战术要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华杉详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前的“知”,是《计篇》讲的“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五事七计,是政治面,资源面,实力面,战略面。上了战场,如何在战术层面知彼呢?下面的内容就讲这个。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孟氏注解:“策度敌情,观其施为,计数可知。”

梅尧臣注解:“彼得失之计,我已算策而知。”

总之,就是分析敌我双方计谋,推算谁得谁失。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作”,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作”,作他一下,激他一下,看他哪动哪静,便知他虚实。这就像我们说的火力侦察。

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遇,我不知道对方将领能力大小,怎么办?”

吴起说:“派小股勇士锐卒攻击他,一交手就佯败而退,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们追击我军,假装追不上,见到我们丢弃的兵器旗帜财物,假装没看见,那就是智将。如果他们倾巢来追,旗帜杂乱,行止纵横,又贪利抢东西,那就是将令不行,可以马上对他发起攻击。”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形之”,就是让他现原形,让他暴露出军形来,上一句说的“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形之的方法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