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之重要焦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近代以来,东北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之重要焦点,被人称为“东方的巴尔干”。

但俄国捷足先登,一度出兵占领了全东北。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帝俄不仅是偷偷摸摸的窃贼,又是像野兽一样的明火执仗的强盗。东北各族人民以各种形式奋起抵抗。张贲的《宁古塔杂诗》:“五月飞寒雪,三更抚剑霜。军威歼劲敌,贺捷报长扬。”形象地再现了东北人民搏击霜雪、抗击沙俄的战斗场面,驱逐外虏、保家卫国的战斗豪情感人至深。诗章以鲜明生动的文笔,真实地再现了长白山那久远的历史、苍茫的情怀、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传递着原始的神秘感、浓重的历史感、深重的民族责任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激励着人们昂然进取,百折不回。

光绪六年(1880年),吴大澄受朝廷之命,以三品卿衔赴珲春、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等地督办边防和屯垦,编练近代边防军。他主持创建了吉林机器制造局,生产枪、炮、各类弹药等新式武器,对当时抵御外敌入侵、保卫边疆起到了一定作用。

1885年,吴大澄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澄、依克唐阿对俄方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土”字牌,添立“啦”、“萨”、“帕”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矗立在珲春市区的龙虎石刻及具清代建筑风格的五角碑亭,就是珲春人民为纪念爱国大臣吴大澄谈判胜利而建立的。石刻正面篆书阴刻“龙虎”二字,左下竖刻“吴大澄书”,字体流畅,气势磅礴。吴大澄于谈判期间曾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