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活在世代为官的荣光之下 能力与品质是权力的垫脚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先说说张廷玉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张廷玉的父亲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

张英,祖籍江西鄱阳。明朝初年的时候,张英的先祖搬到了安徽桐城居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张英是安徽桐城人。

张英出生于1637年。1667年,张英中二甲四名进士。此后他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1701年,刘英致仕归里,1708年病逝于桐城,享年72岁,赐谥文端;世宗即位,赠太子太傅;高宗初年,又复加赠太傅。

张英为学以朱子本义为宗,立论坦易明白,不务艰深,曾任国史馆《国史》、《大清一统志》、《渊监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有《笃素堂文集》、《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学圃斋诗话》、《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行于世。

张英为官清正谨严,一生深受康熙宠信,康熙称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为人又极谦和,遇同僚“善气导迎,未尝有迕”,家居则乡邻以至仆隶“常得其和……无所寄怨”。

有名的“六尺巷”故事就源于张英。此巷位于桐城文庙西南不远的西后街,巷南原为张英府(旧称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巷长100米,宽2米。话说张英在京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时候,邻居吴氏欲侵占他老家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受到震动也后撤三尺。于是形成了今天著名的“六尺巷”。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诗可作佐证。不与人计较斤两得失,大度处之,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