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0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古代有个人叫韩嫣,被皇上宠幸,富得不得了,喜爱玩弹丸。他用金子做成丸,一天弹丢十多只。有人编了一首儿歌,教给儿童唱:“苦饥寒,逐金丸。”京城中的儿童,看到韩嫣,都追着他,争先恐后地去捡,捡到金丸也没什么好开心的,因为有个“苦饥寒”的前提。

古代有一部分历史,是在童谣(儿歌)里面。你可以想象古代儿童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一边骑木马,一边唱儿歌,唱儿歌!我觉得儿童们笑得像智障——古代童谣是有阴谋感的。

儿歌可以当“犯罪”同谋用。唐朝,一个叫徐敬业的官想谋反(他一点都不敬业耶)。他让骆宾王策划一计,骆宾王把脚踩在墙上,类似于小狗尿尿,反正这是他思考的姿势。他静静地尿了一顿饭工夫,编了几句童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他教给老家的小孩唱,再由小孩们互相传,后来城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唱。很多人疑惑这首儿歌的意思,问小孩,小孩又不知道。其实这首儿歌是他们谋反的暗号,里接外应的时候就唱。后来,他们的谋反还是失败了。让小孩们糊里糊涂地当“通信兵”,很不严谨,如果有的同伙家附近没有小孩,他就听不到暗号了。

唐朝的时候,有个宰相,叫做武元衡。他当政的时候,忽然之间,长安流行起一首很流行的童谣,小孩们说:“打麦,麦打,三三三。”然后旋转身体说:“舞完了!”聪明人解释说:“打麦就是割麦子的时候,‘麦打’是暗中袭击的意思,‘三三三’是说六月三日,‘舞完了’是说武元衡完了。”后来武元衡果然头被割掉了。古代的童谣被某个有预测能力的神秘人物操纵,一夜之间响遍大街小巷,传播范围大得让人吃惊。因为有“童言无忌”的俗话,找不到可以治罪的人。但我觉得童谣虽然代表了民意,但小孩毕竟成了被利用的工具。如果一定要查源头,也查得出来,小孩又无辜地成为被审问的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