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四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近来,刘明敏搜集了梅文夫出版的文论集《华侨在东南亚》、《卧月眠云谈禅宗》,散文集《山色夕阳时》,长篇小说《化蝶》和《虚弱》,格律诗《桃花山诗钞》。这位学兄,著述丰,思想深,艺术上也别具一格,令人从心里赞服。他正构思一篇《略论梅文夫文化心态架构》的文章。刘明敏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哲学、宗教、政治、风俗等文化意识的外显模式。儒教、佛教、道教在宋明以后逐渐融合为中国的复合性传统文化,构成知识分子复杂的文化心态,决定着知识分子复杂的文化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但它们和现代文明有划时代差异,必然在知识分子的心理上引起尖锐的冲突。价值观首当其冲受到严重挑战,之后,传统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依次暴露出退缩与空虚的种种弱点。在冲突中他们必然要重建自己的文化心态。这种蜕变是痛苦的。传统的东西少一些,就比较洒脱、轻松,但也很无奈;传统多一些,就会受到良心谴责和痛苦折磨。刘明敏将在文章中从儒、佛、道三方面论述梅文夫的文化心态架构。刘明敏认为梅文夫尚古崇贤,恪守礼义,忍耐欲望,等待举用,怀理想主义入官场。他的闯入,尤其开始一段时期英雄主义的实践,引起对权力充满警觉的局长阮旺的不满与惶恐。他受到压制、排挤和打击,他也曾抗争,但儒家文化太虚弱。眼见得苦海茫茫,他又不愿回头是岸,于是只有扭曲自己。他学“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刘玄德,开始做戏给阮旺局长看,装出胸无大志一心搞创作。他学会虚假,学会应付,学会耍一些权术。他以实用主义走完其短暂的仕途。这个锐变过程他内心充满自责与悲壮。但是,在阮旺局长二十年织就的一张恢恢大网里,你梅文夫只是一只想跳龙门的鲤鱼罢了。梅文夫似与佛有缘,他的义父就是立地成佛的袁元帅。闻名东南亚的高僧菲律宾马尼拉圆通寺主持瑞今法师就说他有佛缘,坐对论经之后抄了自己的一首诗送他,诗云:“相约结庐在岫巅,焚经读罢好参禅,何时能遂平生愿,终觉山居待有缘。”人心苦欲是佛家文化心态,梅文夫看破官场奥秘,禁欲了,消极了,要脱离苦海了,他终于向上级递交了辞呈,要回华侨研究所重操旧业。甚至,心灰意冷,有归隐深山白云继承其伯父梅老道之业与梅夫人姑陪伴终生之意。道教文化脱离苦海人生的途径就是这种返归自然、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梅文夫的文化心态决定他不会纵身凉台,他的死有被人推落凉台的嫌疑,但也不排除是失足凉台。梅文夫以理想主义开端以虚无主义结束仕途,这只是一种活生生的现象,对产生现象的深层原因,一是文化积淀,二是干部路线。郝官同意他的立论、分析与判断,使刘明敏对写好这篇论文信心大增。郝官在其《略论梅文夫的创作道路》一文中,还论述了与梅文夫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文化心态的重建,就是与禁欲相反的纵欲。郝官认为,有一种人传统的包袱没有斤两,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他们心态变得轻松而洒脱。这种人对权力充满一种本能的乐趣,像鸦片鬼迷恋鸦片一样无法离开权势,一旦失去权势其意志就会一夜之间崩溃、坍塌。他们在重建现代化文化心态中选择的不是禁欲或者自我完善,而是纵欲纵恶。他们求自由自在,求不受束缚,求为所欲为,求无所不能。他们求佛的“大自在”,但他们是从反面去悟佛的真谛,结果就悟出了为所欲为的境界。因此,他们对踏入权力领域的人都视为入侵者,即使来人怀着善良的愿望;而对敢于反叛的人则斩伐无情,即便是亲朋好友也会一直踩在脚下乃至扼杀。刘明敏拜读了郝官这篇论文,深感郝官的理论是自己那篇文章立论的一个补充。但他不敢苟同郝官私下里告诉他的阮旺堪称“有的人”的代表的断言,他新来乍到,对阮局长没有多少了解,似乎印象还不错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