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社会 官话焉得不雷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网友爆料,河南开封和漯河两地消防部门的两份讲话稿,居然高度雷同,除了时间、人物、地点有异之外,剩下的部分,几乎完全一致,最可笑的是,开封的稿子,居然出现了“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样。 (2009年3月25日《新京报》)显然,开封这边的文抄公,电脑操作技术欠通,如此简单的名词替换都不会,露了破绽。但奇怪的是,这么明显的穿帮,既然是讲话稿,作报告的首长和听报告的众多下属怎么没有一个发现的呢?

仔细一想,也很正常,像这样的讲话,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各个官方机构,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多到了从起草人到讲话人,再到听讲的人,个个神经麻痹,麻木不仁,没有觉察,非常正常。别笑话开封的那位仁兄,其实别的地方也五十步一百步。但凡官面上的文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时间纵向上高度一致,无非换换各个时期不同的口号。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空间横向上也差不多少,大同小异,把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一换,也没有差别了。凡是官方的文字,只要同一类别的东西,讲话、报告、调查、汇报、文宣等等,肯定同一类别高度雷同,不雷同反而倒是怪事。这种现象,早在多少年前,就这样了。当年毛泽东曾经讥之为“党八股”,专门著文批评。可惜,从那时候起到现在,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机关的八股作风,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早先的时候,很多做秘书、干事的人,囤积了若干官方标准文字作为范本,领导需要什么,翻出来比着来就行。现在有网络了,范本网上到处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抄也等于抄。因为,即使你自己起草,最后发现也跟别人写的没什么区别。听说,此事曝光之后,开封那位“文抄公”,还受了处分,其实大可不必。这种抄法,从另一个角度说,其实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式,错就错在不该上网,两边撞了车,平自给网民添了些乐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