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辑 季羡林的清华缘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创建于1911年,而北大定名为北京大学则在1912年。可见北大清华两校按照西方办学模式办学,起步实为同时。欧洲各大国自中世纪以来即先后创办大学,至今已有数百年之历史,规模组织,大同小异。此种教育制度,随殖民主义之东扩而前进。印度首当其冲,日本继之,而中国为最晚。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陆续有以西方模式为基础之大学,北大清华皆是也。然而两校之历史背景则颇多不同。北大承将近二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或国子监之传统,优点在于文化积淀既深且厚,不足之处则在旧影响时有表露。清华则自发轫之初,即追踪美国,惟妙惟肖,巨细不遗。以是,两校虽逐渐并肩发展为中国最高学府,而校格校风迥然不同、各有短长,不能厚此而薄彼也。至若两校办学方针,则皆可归纳为三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会通。合而言之,即将古今中外之文化精华融会而贯通之,将文理之畛域冲破,使之互相影响也。前二者明白易懂,无待赘述。至于第三者,则知之者少,尚须稍加诠释。七八十年前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先生掌北大,以极有远见之睿智提出文理会通之倡议。至30年代前后,北大为文科学生开设科学方法课,盖亦寓文理会通之意。清华则规定:凡文科学生必选修一门理科课程。如无力或不愿,则可以逻辑代,于是逻辑课堂爆满矣。今岁初,清华大科学家李政道教授与大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联袂提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之倡议,已出版专著,图文并茂,成绩斐然,此盖文理会通进一步之发展,意义重大,对北大有极重要之启示。时至今日,北大清华校舍已部分接壤,两校弦歌之声相闻,师生往来频繁,似应进一步加强两校之联系与协作,诸如个别教师交换授课,部分图书馆与实验室互通有无,如此必能扩大学生之眼界,避免近亲繁殖之弊端,利莫大焉。今者世界已进入新世纪新千年。纵观全国全球之教育大势,北大清华宛如双峰并峙,一时瑜亮,此绝非个人私言,实天下之公言也。我两校任重而道远,加强协作,互相砥砺,刻不容缓,似应寓竞争于协作之内,扬优点于互补之中,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先进之文教科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则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之桂冠,必将实至名归也。值此清华大学庆祝九十华诞之际,谨缀俚词,为清华寿。我两校其共勉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