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3·15事件”(前44年3月15日—前42年10月) 弹劾安东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公元前44年9月起,西塞罗陆续发表了历史上有名的反安东尼演说——《腓力比克之辩》,共计14次。西塞罗将演讲标题解释为“弹劾腓力”,从标题看,西塞罗的目的不言而喻。

相传希腊步入衰退期时,亚历山大大帝的生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曾试图统一希腊城邦。德摩斯梯尼为此特别以“腓力比克”为题,发表了著名的反腓力演说。他向雅典公民呼吁,自由才是公民应当守护的最高价值,因此,罗马人只要一听到“腓力比克”这个标题,就大致明白西塞罗演讲的内容所指。这也正是西塞罗的高明之处。

然而,西塞罗对安东尼的攻击性演说,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西塞罗本以为,聚集在罗马广场的民众听完演说后,“西塞罗所言极是”“罗马绝不允许个人独裁”“恢复共和,流放安东尼”“迎接布鲁图”的呼声会此起彼伏,元老院也将顺应民情重新制定政策。然而,在他的演说结束后,想象中的情景终未出现。不过,他也并非一无所获。自“3月15日”后目睹安东尼专横的元老院元老,即西塞罗口中的“保守派”,开始远离安东尼。所谓“保守派”,大都是拥立屋大维的原恺撒派。

为什么西塞罗只针对安东尼,而没有连带上恺撒的指定继承人屋大维?是否在他眼中屋大维不是再兴共和的障碍?西塞罗在演讲中极尽能事地攻击安东尼的品行:指责安东尼虽孔武有力,却只有匹夫之勇;揭露安东尼沉溺于酒色,除嗓门高之外一无是处;说安东尼是个角斗士一样的普通男人。这种对品行不端的攻击正是西塞罗的特长。只是他将所有的指责都集中在安东尼一人身上;他不仅不攻击屋大维,反而大加赞扬。他的目的是想让安东尼和屋大维之间的嫌隙更深一层。待屋大维看穿安东尼的真面目,不再期待与之进行谈判时,他便会转而投入“仲父”阵营中——这才是西塞罗希望看到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