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 江山如画,风雨如晦 求贤若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史载道光虽然不善于用人,但是对用人的重要性还是高度重视的。

道光曾明确表态:“国家以贤才为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发现人才、提拔人才还是比较困难的。如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这是道光最为关心的事,但是道光也没有很好的机制能够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只能一再发出求贤诏书。

道光主要通过哪些手段选拔人才呢?

第一种方式还是老办法——科举正途。科举制度虽然会造就一大批迂腐的读书人,也就是今天说的高分低能,但是也能选拔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这在历朝历代都有。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尽管有种种弊端,但无疑还是坚持着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二种方式是推荐。这也是清朝的一个传统,地方督抚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保荐官员。保荐官员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官员确实能干贤明,另一种情况是该官员可能平庸,甚至品性恶劣。一般情况下,如果被保荐的官员平庸无能,道光不会追究保荐人的责任,因为这与保荐人的眼光有关。如果被保荐的官员人品存在很大问题,撤职后依然做违法的勾当,那么就要追究保荐人的责任。正所谓外举不避嫌,内举不避亲,既要鼓励保荐人的积极性,又要杜绝保荐人徇私舞弊的做法。

保荐确实可以让国家选拔出一些优秀的人才,譬如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就是通过保荐升职的。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进士,道光二年(1822年),当上淮海道,后署理浙江盐政史,不久又升迁为江苏按察使。道光四年(1824年),升署理江苏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升任东河河道总督。道光十二年(1832年),任江苏巡抚。林则徐是一个正直的人,他能在官场上飙升离不开道光的政策支持。林则徐也没有辜负道光的期望,确实为国家尽心尽力,办了不少好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