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天晚上,趁夜色昏暗,沙立等三名军士逃出军营。走到涿州时,另外两个军士逃跑了,只剩下沙立。沙立不幸又被金人抓住,囚禁在一个土屋里,关了两个多月。

有一天,沙立趁守备不注意,逃出土屋。经过千辛万苦,沙立终于在靖康元年(1126)五月,抵达东京,将傅察骨灰交给了傅察家人。

再后来,蒋噩、侯彦、武汉英以及其他随行人员,也都陆续回到东京。他们纷纷称颂傅察的英勇事迹。秘书侯彦将傅察与敌斗争以及牺牲经过,写成奏疏,上奏朝廷。大名府路安抚使徐处仁、河北转运副使孙昭远、以及谏官李光等大臣,相继上书,请求朝廷表彰傅察。

对傅察英勇捐躯的爱国精神,宋钦宗很是感叹,下诏曰:“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顾所处何如耳?苟激于忠义,虽死犹生也!”

傅察生于1089年,河南孟洲济源(今河南济源)人,是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的重孙。他学习很优秀,十八岁就登进士第,引起当时宰相蔡京的注意。以身殉国时,年仅三十七岁。

《靖康小雅》有诗赞颂傅察,题目叫《吏部员外郎傅公》。诗前有一小序:

“方贼之始至也,事出意表,莫不错愕失措,望风窜伏,公独雍容,不惮一死。以为忠义之倡,可不纪哉?”

诗曰:“贪胡寒盟,兵忽逾塞。公持汉节,迓客于界。控弦琰来,草木震骇。胡雏桀傲,自矜强大。公誓不慴,有死无拜。杀身成仁,播美千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