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22-03-31 08:50:25

第一百四十节骑虎难下

上一节我们聊到,在这一次斗争中,曹爽作为既得利者从头到尾都冷眼旁观,没有坚定地站在曹肇等人一边,他的短视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那么,曹叡为什么反复修改自己的托孤方案?曹爽和司马懿能顺利辅政吗?

曹叡的反反复复,可不能简单解释成病糊涂了,从各方面表现看,曹叡还是很清醒的,他只是在纠结,他担心一旦改变了曹魏帝国的权力结构,会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关于权力结构的问题,还要从东汉讲起。

东汉王朝有三大势力—外戚、宦官、士族。三大势力的均衡维系着帝国的运转。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结构,宦官和外戚杀来杀去,最后玉石俱焚,还葬送了东汉王朝。

曹魏帝国建立后,吸取了东汉灭亡的教训,明令禁止外戚和宦官干政,这样就只剩下士族一家。那如何制衡士族,防止其一家独大呢?曹魏政权里有一股现成的力量,那就是宗室。曹仁、曹洪、曹真、曹休这些人都是宗室。曹丕临终前选择的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宗室和士族的比例是1:1,宗室的地位略高于士族。而曹叡最初留下的辅政班底,完全由曹氏亲族构成。曹宇(曹操之子)、曹爽(曹真之子)、曹肇(曹休之子)就不用说了,夏侯献是夏侯家族的人,而夏侯家和曹家本来就是一家,另外秦朗也算半个宗室,秦朗的母亲杜氏原本是吕布的手下秦宜禄的妻子,后来杜氏被曹操收编了,秦朗就成了曹操的继子。曹叡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只能说明他认为士族的势力越来越强了,甚至可能达到了一种不可控的状态,他必须加强宗室的力量以维护曹家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