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老《大公报》的铮铮风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振常先生的《川上集》有一篇文章纪念早年《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说他一九四四年还在大学读书的时期,芸老自重庆到成都访问,学校请他演讲,内容是说做新闻记者要为人民代言,敢於说真话,不怕杀头。芸老当时用生动的语言说:“抓到刑场,揪住小辫儿,钢刀一举,卡嚓一声的时候,小子,你要一声不吭,咬紧牙关顶得住,才算得是一条好汉,一个好记者。”唐先生是一九四六年才到上海《大公报》工作的。他说,《大公报》确实发表过反共文章,社评《可耻的长春之战》人所共知,王芸生也写过反共文章,更写过大骂国民党的社评,“文人办报,是是非非,本其所见”。《大公报》社训既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虽然未必真能完全做到,起码不会和共产党或国民党的报纸相同。

最近,我在上海报上读到姜德明评《川上集》的文章,也提到唐振常这篇《王芸生十年祭》。一九四七年七月前后,《大公报》重庆、广州两地有九位同人被国民党逮捕;唐振常在上海也给抓起来,王芸生直接找上海市长吴国桢说,当晚不放人,明天即见报,国民党只好放人了。姜德明说,他三十多年前在北京冷摊上拣得几本上海《大公报》的同人半月刊《大公园地》,封面上标明“不供应外人阅读”,其中一九四七年七月五日出版的一期,刊有总经理胡政之、总编辑王芸生的言论。胡政之谈的是《报人自处之道》,说到记者被捕,他打电报给广东省主席罗卓英营救,也说到当时环境绝无民主自由可言,当局的镇压手段会越来越凶,有错捉没有错放,劝戒同人写报道要言之有物,不能逞一时之快,不要给报纸找麻烦了。王芸生那篇则是四百字的短文,题为《温暖》,思想感情恳挚,没有半句责备同人之意,态度鲜明而积极。这真是大时代激流中一个老报人的铮铮自白,录此存照,愿与所有新闻工作者和所有文化人共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