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到外国去读几本书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武汉的朋友送我一本湖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中国近代十大怪杰》,作者是马克锋。“十大怪杰”者,是辜鸿铭、苏曼殊、李叔同、章太炎、林琴南、叶德辉、黄侃、王湘绮、黄人和刘师培。书中还有“附录”,写吴稚晖、陈寅恪和张之洞。近日刚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对关於陈寅恪的故事很感兴趣,於是先看了附录中的《教授之教授》。陈先生一九二一年离开美国再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院之际,正值国内时局动荡,江西教育厅官费时停时寄,没有保证,生活极为艰苦。当时在德国留学的还有毛子水,傅斯年和俞大维等人。有一次,赵元任夫妇到柏林,陈先生和俞大维请他们去看德国歌剧。他们两人把赵先生夫妇送到戏院门口就要走了,赵元任问:你们不看吗?俞大维笑笑;陈寅恪说,“我们两个人只有这点钱,不够再买自己的票了,若要自己也去看,就要好几天吃乾麵包了”。赵元任和杨步伟夫妇心里又感激又难过。

人生有机缘到外国的大学去念几年书最有意思;穷得过着吃马铃薯的日子也值得。要念书,每天抛开所有杂事专心躲在图书馆里念七八个钟头的书,三五年下来必然开窍:看穿自己肚子里多么单薄。从此,看书的收穫才慢慢大起来,读三四页书得到的启示会比过去看完整本书要大得多得多。陈寅恪海外留学十八年,足迹遍欧美,哪里有好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他就去哪里拜师,对学位一概不感兴趣。他一生在二十多所大学读过书,却从来没有得过“博士”、“硕士”学位,“连大学的文凭也没听说他拿过”。梁启超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先生的时候,校长就因为陈先生没有学位、没有着作而觉得“这就难了”。梁启超生气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着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又讲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名教授对陈先生的推崇和讚赏,清华最后才聘陈先生任导师。陈寅恪后来所写的着作果然都精绝得惊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