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闲话人生 品味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阅读文学作品,要是只了解作品的“意思”,却没有品尝出作品的“意味”,那不管你背了多少诗文,仍然只是个文学的门外汉。有些读中文系的学生,其实对文学并无浓厚的兴趣,迫于课程的考试压力,又不得不死记硬背一些古代诗歌,可他们背书的时候完全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虽然应付了老师的考试,自己对这些诗歌却一无所得——既没有尝到一点“诗味”,又没有真正深入“诗境”。如果你要他们分析某首诗歌,他们马上就能罗列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马马虎虎背出教科书上给出的所谓的“诗意”:这首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那首诗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另首诗抒写了对祖国的热爱,如此等等。你再要叫他们谈谈某诗歌的艺术特点,他们的回答不是浪漫主义就是现实主义,那更是让你哭笑不得。一说到哪首诗的“诗味”,他们就会一脸茫然。要想细腻地感受诗文的美感,你就得细细咀嚼和回味诗语、诗艺、诗风和诗境,一直到你能分辨不同诗歌艺术的精粗、风格的异同、格调的雅俗、境界的高下,这才算是尝出了一点诗的“味道”。

不想再和大家兜圈子了,况且我的这个包袱也甩不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本文的开头和我国很多电影、电视剧同样低能,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尾——我要说的无非是读文字写成的书必须咀嚼品味,“读”生活写成的这本大书更得要咀嚼回味;没有尝出文学的味道大不了只是个“半文盲”,没有尝出生活的味道可就是个“生活盲”了,而“生活盲”比“半文盲”更可怕,它表明你这一生算是“白活”了。朋友们注意,这里所说的“白活一生”,与人们感叹的“虚度此生”,用语相近而语意实远,二者说的其实是两码事情:“虚度此生”是指没有在一生中干出惊天动地的名山事业,“白活一生”说的是活了一生,却没有尝到半点人生的滋味,这样即使一百岁的老寿星,在我看来也只能算几岁的小孩——他的心理年龄可能还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阶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