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不失此生 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谓“本真地存在”就是听从自己的本性做人,因为“性者,生之质”“生之谓性”,“不失此生”便归结为不失其真性。不仅贵生的道家强调“不失其性”或“不易其性”《庄子》中《马蹄》《胠箧》等篇,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二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30—341、359页。">,儒家也提倡必须“尽情”或“率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朱熹解释这两句说:“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率性”就是一言一行都出自内在本性,或按其本性来决定自己的行藏出处,程颢对此有十分形象通俗的解说:“循性者,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为马底性,此所谓‘率性’也。”陶渊明“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韵不谐俗,最终选择“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之一)的人生道路,固然是他为人“率性”的最充分体现,就是在他的日用云为之间也无处不是率性而行。《宋书·隐逸传》载:“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至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