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马希萼厉声质问李弘皋,为何违背先王遗愿,废长立幼。李弘皋无言以对。
马希萼下达了对李弘皋的判决:脔食。即舌尖上的万剐凌迟。
惨遭凌迟生吞的还有李弘皋的弟弟李弘杰、唐昭胤、杨涤。邓懿文的下场稍好一些,斩首。
随后,马希萼下令停止在潭州城内的打砸抢烧行为,恢复秩序。
12月14日,马希萼正式自称天策上将军,潭州武安、朗州武平、桂州静江、容州宁远四镇节度使,楚王;命同母弟马希崇做节度副使;儿子马光赞为朗州武平军留后;开团功勋何敬真为朗州守军总指挥(牙内都指挥使)。
南楚的各重要部门的领导全部替换成朗州嫡系,快速地完成了大换血。马希萼也试图任用一批勋旧功臣,来做自己的政治花瓶,例如拓跋恒,但拓跋恒始终坚称有病,拒绝出山。
马希萼召集群臣,询问对马希广的处置意见,“广式语录”广为流传,马希萼的格调也不能太低,于是首先说道:“马希广只不过是一个懦弱愚蠢的傻X罢了,被左右人忽悠、控制,身不由己嘛。我打算饶他一命,诸位以为如何呀?”
马希广有“勿伤吾兄”在先,马希萼必然回敬“欲活吾弟”,但这个“吾弟”又必须铲除。领导要唱高调,下属要背黑锅,谁来背这个黑锅呢?
大家鸦雀无声。
马希萼既失望又生气,场面一度很尴尬。
这时候,忽悠一人闪班出列,强烈要求弄死马希广。马希萼投去感恩的眼神,发现此人正是自己麾下的急先锋——朱进忠。
朱进忠曾因触犯军规而被马希广体罚,故而怀恨在心,此时他既是替主分忧,也是公报私仇,抱拳施礼,说道:“大王血战三年,好不容易才得到潭州。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留着马希广,以后你会后悔莫及的!”
马希萼当即表示言之有理,下令将马希广赐死。马希广的妻子则被拉到闹市,用棍子打死。
据《三楚新录》记载,是将马希广缢死,保留全尸,这是马希萼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仁慈了。
马希广临死前,还在朗诵佛经。彭师暠为他收尸,葬在了东门外。
史官评价马希广,开头便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谚。然后指出马希广两次错过自救、翻身的机会,一次是马希萼奔丧时,另一次是开战后的“仆射洲之战”,马希广都因“勿伤吾兄”而放虎归山,埋下祸根;而当有人发现马希崇为马希萼充当内鬼,提出要杀了他时,马希广不仅“勿伤吾弟”,反而在内战中让马希崇担任监军,真是迷之操作。
最后,史官给马希广的盖棺定论是“慕宋襄之虚文,酿袁谭之实祸”。
宋襄公,宋桓公嫡子,宋桓公去世时,他曾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庶出的兄长目夷,目夷不肯接受,一来自己是庶出,二来弟弟能让国,说明有大仁大德,所以自己更不配继承,为了让弟弟安心继位,目夷潜逃到了卫国,于是弟弟继位,是为宋襄公。
这是宋襄公的第一高光时刻,“让国之美”,为世人所称颂。
继位后的宋襄公野心勃勃,欲图称霸于诸侯,于是拉帮结派,搞两大阵营对立。随后,宋襄公提议召开一次“G7峰会”,邀请周边七个诸侯国前来会盟,其中就包括宋国的敌对国——楚国。
宋襄公强调这是一次和平谈判,请大家不要携带军队,以免擦枪走火,大家都是讲文明、有素质的文明人嘛。
有人劝他说楚国人不讲信用,建议他带上军队,以防不测。
宋襄公说不带军队是我最先提出来的,怎么能破坏规则呢?于是拒绝携带军队,单刀赴会。
结果楚国人真的偷偷带了军队,并且真的把很傻很天真的宋襄公绑架到楚国。后来在鲁国的调停下,楚国人才释放了宋襄公。
这是宋襄公第一犯傻,却不是最后一次。
宋国与楚国终于爆发正面冲突,两国在泓水列阵,爆发了著名的“泓水之战”。兵力对比上,楚国占优,于是楚国军队渡河进攻。有人建议宋襄公“击贼于半渡”,宋襄公却说我们宋国是仁义之师,怎能干那种趁人之危的卑鄙龌龊事儿呢?等他们渡河、摆好阵列,咱们再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打一场。
于是,宋国大败。宋襄公的大腿上也挨了一箭。第二年,宋襄公就因这个箭伤逝世。
临死前,他还坚持自己的“仁义道德”价值观,强调说在战场上,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攻击头发发白的老人,不能躲在险要的关隘里射击敌人,不能攻击没有摆好阵列的敌人……
气得他的庶兄目夷当场回呛:“那咱干脆直接去给敌人当奴隶得了,还打什么仗?”
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君子,有人则说他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者。有人把他列入“春秋五霸”。
伟大领袖的评价是“蠢猪似的的仁义道德”。一针见血。
马希广简直是宋襄公的翻版,“慕宋襄之虚文”,招致了袁谭的祸端。所以身死国灭是理所应当的(君子谓丧身灭国也宜哉)。
公元950年的腊月,马希萼取得南楚内战的胜利,入主潭州。与此同时,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改年号为“广顺”。
中原变色,对于新生的马希萼政权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被郭威推翻的后汉政权,是“拥广派”,一直以来都不承认马希萼的政治地位,甚至武力干涉未遂,在政治外交上,马希萼是后汉的对立面。
而郭威同样是后汉的对立面,而且后汉派出支援马希广的部队,是被郭威调回去的。理论上,郭威是马希萼的天然盟友。如今,二人几乎同时走上领导岗位,正宜以此为契机,互相承认、恢复友好外交关系。
然而马希萼却仍然对中原新生的后周政权保持敌对情绪,继续向淮南称臣。他派首席幕僚刘光辅出访淮南,向淮南进贡,并使用淮南的年号“保大九年”,以示奉淮南正朔,与中原王朝后周势不两立。
这是马希萼的一大败笔。
马希萼入主潭州后,志得意满,从此不思进取,开启了荒淫无道模式。
他血战三年,入主潭州,却只维持了不到一年。这是很让人感到意外的,因为一般来说,“二代魔咒”只会发生在纯二代身上,而一旦二代通过长期内战的方式篡夺了政权,理论上他也如他的父兄一样,是靠自身实力打下来的天下,通常也会具有奠基者、开创者的气质,例如明成祖朱棣。
但是马希萼腐化堕落的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他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小人得志”。
在夺取政权后,马希萼第一时间展开了大清洗,并将之扩大化,不仅仅是“拥广派”惨遭反攻倒算,之前凡是得罪过马希萼的,或者是他所厌恶、看不顺眼的,统统在死亡名单上榜上有名。
史籍记载他“多思旧怨,杀戮无度”。自信者都是宽容的,自卑者都是残忍的。马希萼很自卑。
其次,他“纵酒荒淫”。在这方面,他的变态程度简直不堪入目,一举一动均是限制级。
日期:2022-01-20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