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6年,也就是北宋治平三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在黑斯廷斯打败了英国国王哈罗德二世,是为诺曼底王朝太祖。如今诺曼底是法国领土,在当时也不说英语 。如果按照元清非中国论的逻辑进行分析,那么这是英国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是不列颠陆沉,“黑斯廷斯之后无英伦”,英国人民应当对这一段历史痛心疾首才对。可是,英国人并没有把这段历史当做耻辱,而是坦然把诺曼底王朝当做英国的朝代 ,把战争的胜利者威廉称为“征服者”。更有甚者,有人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历史的开端。如此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居然也能大行其道,为英国人所接受。英国人此举可谓不知羞耻,把打败自己、压迫自己的人视为英雄。在当时,哈罗德和他的支持者们还有千千万万盎格鲁撒克逊人看诺曼人,和后来的英国人看不列颠的外国敌人差不多。倘若当年拿破仑打赢了海战,是不是就是“征服者拿破仑”、“拿破仑王朝”了呢?我以为只有中国人这样做,没想到英国人也是如此,真是咄咄怪事。
英国历史上的光荣革命,是历史爱好者们熟悉的一段历史。如果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 “光荣革命”一点也不光荣。当时的议会废了詹姆斯二世,立其女婿荷兰执政、奥乔治亲王为英国之君。要知道,不久前英国和荷兰因为海洋贸易的冲突打了三场战争,无数大英帝国的大好儿郎为国捐躯葬身大海。好不容易打败了荷兰,现在议会要把一个荷兰人扶上王位,由他来做英国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上的诸公要向他行礼,军队要对他宣誓效忠,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屈辱的吗?别和我说什么血缘关系,要这么说,难道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难道松赞干布就能当大唐的皇帝了?议员们这是赤裸裸的卖国啊。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相比之下秦桧简直是 一个忠臣先良了。
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统一,那更过分,因为这是君主卖国啊。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是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英、苏之前还因为各种利益冲突爆发了多场战争,电影《勇敢的心》就反映了英苏相争的历史。在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死后,王位传给了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总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想想看,假如某位汉朝皇帝没有儿子,人们会让一个和汉朝皇室有姻亲关系的匈奴单于来当大汉天子吗?这显然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这确实发生在英国。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戏言。有关事件的性质,历史界早有定论。笔者在此胡言乱语,并不会改变什么,只是想说明,拿着民族主义史观取解读古代史,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 ,都会得出与主流史学界大相径庭的荒唐结论,只会贻笑大方。那为什么近年来这种荒谬的读史方式能大行其道,以至于网络上充斥着相关观点的文章呢?
日期:2021-05-13 10:32:02
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地形复杂,内部文化差异巨大。一些人对国家的民族划分政策十分反感,认为这助长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但不能忽略的是,我国确实存在着许多个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这种差异是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的,即使不做划分,这种差异也无法消除。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封建王朝一样笼络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把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交给土司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同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又有外敌,一昧地进行民族压迫、全盘汉化,只会激起少数民族的反抗,危害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把中国变成中东(先前老阿萨德、萨达姆等中东强人残酷压迫库尔德人,如今库尔德人要求独自建国,并成为中东地区一股强大的力量,使中东和平更加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汉族与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政治上建立民族自治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允许少数民族行使一定的自治权利,是提高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的重要举措。笔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长大,女友是壮族人,能说壮语,身边的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他们都非常爱国,并没有什么民族隔阂。出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往往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聚居 、生存,经济条件、教育水平较差,所以国家对少数民族在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待,也是为了提高其社会竞争力,让少数民族也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之中。否则,汉族不仅人口占大多数,文化也有绝对优势,如果不对少数民族进行一定的扶持,那么有可能会将相当多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同胞边缘化,享受不到发展的果实,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也显现出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族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了,但是各项优待政策并没有太大变化。在一些汉族、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十分常见。为了能得到优待,其后代的民族往往填写少数民族的一方。当一个汉族人看到身边的人和自己差别不大甚至过得比自己好,却因为民族身份而享有更多的好处的时候,难免心里不平衡。一些少数民族不法分子利用国家的民族政策以少数民族身份从事非法活动,执法部门为了维稳,没能及时有效打击,让那些生活受到影响的汉族群众十分不满。而一些文学作品过度拔高少数民族的优点的同时,对汉民族进行贬低、矮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甚至在把岳飞开除出民族英雄的行列时,没能对民族主义、民族英雄的含义进行充分解释,把宋金战争说成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是“兄弟打架”。这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让汉族人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尊严受到了损害(笔者作为广西人,看到秦始皇征服百越也没觉得是受了侵略啊),这才导致网络汉民族主义盛行,是对有关宣传不满的体现。
日期:2021-05-13 17:36:17
正确的态度
首先,我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与国家现在推崇的价值观基本一致。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我们的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现在任何试图挑拨、煽动民族矛盾的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满遗”还是“皇汉”,都是非蠢既坏。我们已经共同生活了很久,享受着同样的现代生活,都在辛勤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华夷之辩在当代已经没有了市场,再把它拿出来也无助于现有问题的解决。在历史文化教育上,我们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对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少数民族领袖,在批判他们的血腥杀戮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历史功绩给予肯定。同时,对汉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要因为现在的民族关系得到了发展 ,就对岳飞、霍去病等人进行贬低 ,毕竟这些人和曾经防备游牧民族的万里长城一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非仅仅是汉族的英雄,就连作为满洲人的乾隆皇帝 ,对岳飞也是不吝溢美之词。在对少数民族的优待政策上,笔者曾经到过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必须承认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还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中,需要我们去改善。对少数民族的优待并无不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事情起了变化,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与时俱进,确保国家的资源能够用在最急需的地方,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对违法犯罪活动吗,各民族应一视同仁,无论是哪个民族,一旦犯法,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也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不能因为个别不法分子 ,影响了一个民族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