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环宇学校在东江最早高举素质教育大旗,毕业生出国率超百分之六十,参与国内高考的,985大学的升学率也极高。

旅游向教育要市场,这是李同的重要思路。用他的话说:世界是孩子们的,要还给孩子们。

这种价值观有一个重要的对立面,那就是网络资讯的跨代际全面侵占,简言之,就是大家都把眼球死死地挂在各类大小屏幕上,海量的影音信息无穷无尽,却忘了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别人生产出来的,而这界界的美好和真实,其实需要自己的眼睛看见,自己的心灵云感受。

孩子们除了课堂就是电子屏幕,这当然违背素质教育的初衷。把真正的世界还给成长的心灵,而不是任由它们网海沉浮,在信息爆炸中人云亦云,或者以粗暴简单的个性当自我,这是素质教育必须面临的大考题。李同认为,出游是解题的方案之一。唯有出游,才能让孩子的成长真正打开视野,重归心灵,重塑灵魂。

问题是,谁是那个可以和行影假日共襄盛举的人?找到这个同行者,那就真正打开了行影假日新的局面。如何找?最好的方式是定点突破,精准打击。在这个人人都要学大校的年代,应试升学是主流,带孩子们去玩?那就必须找环球学校这样的教育平台。

目标明晰后,接下来的就是对接人。当方云说,他有一个师哥在环球学校当教务长,李同如获至宝。方云却相当忐忑,终归她并不是天生拥有销售狼性的人,只要有机会就奋力扑过去。但,李同对她的市场化改造早已开始,形势比人强,能和李同站在一起奋力一搏的人,只有她——她没有任何畏缩、退缩的可能。并且,忐忑中,她也有一种小小的侥幸,不管怎么说,施一丹算是优质资源,这样的资源要是能利用好,那她职场变身将立竿见影,前景可期。

“小云!”西装革履的施一丹推开接待室的门,立马热情洋溢:“难得一见啊。”

当年,他是这样叫自己的吗?方云一时间有些恍惚,而脸上已经觉得发烫,因为李同在起身向施一丹致意的同时,眼神饶有深意地在方云脸上扫过——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出师有利的信号。

同样站起来的方云在这一瞬间有些不知所措。李同毫无痕迹地让到了一边,似乎自己没有出现在这个老同学、老相识重逢的现场。并且,他还小声地提醒了一句:“小方!”

方云如梦初醒,送上如花般的笑,朗声说道:“师兄,好久不见。”

施一丹步子大,已经伸出手来,方云也机敏地伸出手云,给他握着。

施一丹一手握住方云温软如棉的手,另一只手也跟上来,按住她的手背:“这年头,想见容易,得见却很难。”

话音一落,眼睛却看向李同:“这位就是李总了?”

方云手上稍稍使了劲,施一丹立马有反应,顺势放开她的手。

方云介绍道:“没错,这就是我的领总。李总,这是我的师兄,施总。”

施一丹很自然地和李同握了下手:“小云的领导,自然也就是我的领导。我们做教育的,习惯叫老师,李总要是不介意,叫我施老师就好。”

李同当然不介意:“施老师好,您不介意我们来打扰才好。”

一番客气后,施一丹把李同让到自己的对面,把方云留在自己的旁边。

方云也聪明,察言观色:“我坐这里也正好,负责给你们泡茶。”

施一丹说道:“不知道李总平时习惯喝什么茶?”

李同说道:“施老师喜欢喝什么我们就喝什么。初次见面,不知道施老师喜欢喝茶,下次,下次方总记得给师哥拿点茶过来。”

施一丹忙举起两只手掌做推辞状。李同不让他把话说出口:“我们做旅游的,有机会接触各地风物,经常也带一些回来,有些茶放了很久,不知道好孬,正好让施老师帮我们尝尝。”

施一丹已经举起的手顺势合起来,双掌合一,微微一致意:“李总客气了,我也不懂茶。我这里也经常迎来送往,没什么好茶。李总是贵客,不要嫌弃才好。”

说着话,他在茶几底下打开一个小抽屉,取出来一个包装陈旧的茶砖,很随意地放在方云跟前:“小云,我们就喝这个。”

方云其实也不是经常泡茶的人,也就是在李同办公室看过李同操作,有时候上一上手。她把茶砖的麻绳解开,然后小心翼翼地剥开它身上的棉纸:“这样的茶砖我可不会开哦。”

施一丹把茶针给她递过来:“用这个,戳它。”

方云接过茶针,却明显手底生怯。施一丹挪了一下屁股,把方云抓着茶针的手攥过来:“它又不咬你,来,我教你。”

方云极尽自然地把手抽出来,哈哈一笑:“师兄,这不是绣花也不是耍大刀的,我真的是不懂分寸。”

李同陪着笑:“我来吧,施老师你不知道,你这师妹平时在公司,都是我泡茶给她喝多些。”

施一丹做了个夸张的表情,以示讶然:“是吗,现在的老板都这么富有亲和力的?”

见李同伸手过来,他也便把茶砖和茶针递了过云。

李同端详了一下那躺着棉纸里的黑褐色茶砖,手上感觉着那棉纸的质地。茶砖已经有撬过的痕迹,而且内飞已经被撕掉。总而言之,除了它自身的腥香味,这茶砖不再有其它可供一目了然的特征。

李同把茶砖话在茶桌上,熟练地撬起一块茶,没有留下太多断渣:“施老师,你这茶,非同一般吧?”

施一丹说道:“是吗?有人说它是老茶,你给鉴定一下。”

李同小心翼翼地把撬出来的茶放在施一丹眼底下的盖碗里:“我哪里敢鉴定,我喝茶但并不懂茶,只是凭直觉。看来,我那里的茶,还需要施老师多多帮忙品鉴品鉴呢。”

方云附和道:“就是,师兄,这事你就不能推辞了。”

施一丹当然推辞:“可别,我哪里懂。”

方云偏不依:“那不管,你看我们李总交待的事,我就得办好,你当师兄的,哪里有不帮忙的道理?”

她的语气里自然而然地带些娇气出来,恐怕自己都觉得意外。李同当然是很满意,而施一丹只能打哈哈,正好茶可以了,他不紧不慢地倒了三杯,并伸手说了个“请”字。

茶的事就这样让大家和谐了好多,进入正题也显得自然而然。施一丹很认真地听了李同把那套已经熟稔的学游理念又说了一遍,并连连点头。方云也跟着投以仰慕的目光——这是发自内心的,老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感染力,她真的很仰慕,并且,她珍惜每次可以实地观摩学习的机会。

共鸣和展望自然就有了,不过,这其中多少有着客套。最真刀真枪的,在“但是”之后。

“但是,”施一丹缓缓地说道:“学校嘛,以教学为第一要务,虽然我们的理念和其实公立学校有所不同,且家长群体也比较前卫和开明,但不以嬉而废学,而应寓乐于教,这是意识,更是尺度,并且,没有一成之规,难以形成标准。我不是校长,我需要向校长汇报,而校长需要代表学校向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负责。所以,我觉得吧,我们可以慢慢尝试,有些既定的校外活动安排,可以搭一下你们的便车,但要想形成与教学相得益彰的形态,推而广之,还是需要集思广益,多方举措才行。”

日期:2021-06-15 07:23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