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08-7-16 19:06:36

接续9:

这部残缺的圣典,初看时就如我国《封神演义》般的神话作品,它首先将神界分为天界、空界和地界三层次,共有三十三个神,天帝因陀罗是主神;除了神界,在《梨俱吠陀》中也提到了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后期的佛教与之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有意思的是,佛教对圣典中的一些概念及诸神魔是既有吸收,也有降格使用的意味。比如说这佛教中所提到的须弥山顶有个三十三天忉利天,想必就是对这圣典神界中的三十三个神的更名吸收,于是圣典中的主神因陀罗对应则成了佛教中位居忉利天中央的帝释天,而帝释天却是释尊的守护神,显然,其后期的新一派教主——佛祖释迦牟尼地位更高。

接下来的内容,圣典中提到了一个以过往的时间长度来划分宇宙年代的概念:它们分别是萨提亚年代——即“黄金年代”、特瑞塔年代——“银器年代”、德瓦帕尔年代——“铜器年代”、卡利年代——“铁器时代”。在黄金、银器和铜器三个年代中,人们可以通过‘使徒传系’[注:系指不依靠物质环节,只通过灵性传输的方式。]的途径理解神明的超然知识。但是,在当前的“铁器时代”[ 公元前1500——1000年左右人类进入铁器时代,这个时代也被描绘为人性最为腐朽堕落的时代],人们对使徒传系没有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发明了许多逻辑和辨论的方法。圣典这样形容当代人类的觉悟,我并没有感觉陌生和意外;但《吠陀经》却不认可这个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理解至尊神明超然特性(称为上行程序)的方法,并明示‘绝对真理必须从绝对的层面传下来,不可能被上行的程序所理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