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53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05-06 12:48:40

【738】继续解读韩八条

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建武元年(公元494年)

“又,古者四民异居,欲其业专志定也。太祖道武皇帝创基拨乱,日不暇给,然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工伎屠沽,各有攸处;但不设科禁,久而混殽。今闻洛邑居民之制,专以官位相从,不分族类。夫官位无常,朝荣夕悴,则是衣冠、皁隶不日同处矣。借使一里之内,或调习歌舞,或讲肄诗书,纵群儿随其所之,则必不弃歌舞而从诗书矣。然则使工伎之家习士人风礼,百年难成;士人之子效工伎容态,一朝而就。是以仲尼称里仁之美,孟母勤三徙之训。此乃风俗之原,不可不察。朝廷每选人士,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何其密也!至于度地居民,则清浊连甍,何其略也!今因迁徙之初,皆是公地,分别工伎,在于一言,有何可疑,而阙盛美!

————————

这一条韩显宗说的是城市规划问题。

孝文帝要迁都洛阳,新首都该如何建设,说具体一点就是楼堂馆所怎么盖,老韩的意思是必须规划好,而规划的核心就是区分阶级,区分职业。“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工伎屠沽,各有攸处。”也就是说,CBD是CBD,解困房是解困房。

一个城市的功能区划往往是自然形成的,最近学了个新词叫“自洽”。以前说老北京“东富西贵南穷北贱”,也不是谁预先规划好的。有权有钱的把好地方占了,剩下的地方按贫富依次添补。工业革命以后,有了城市化,有旧城改造,也有平地而起的城市,于是“城市规划”成了显学,在中国则成了肥差。

在中国,政治上的以皇帝为核心和城市建设中以皇宫为核心是对应契合的,王公贵族、大臣百官围绕着皇宫而居,葵花朵朵向太阳,团结在皇上周围,自然而然,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也是以核心为核心,这样的城市把官本位彻底有形化了,随着¥$发展,有钱的人多了,做官的人更多了,原本添补在核心周边的棚户区就成了肥肉,把平民拆出去安置官爷,把穷人拆出去安置富人,这就是逻辑的必然了。

在保障私权的地方,拆迁很困难,体面豪华的政治中心就很难建成,各部委大楼一水儿地建在一条街上就相当困难,于是很多城市呈现了多中心的形态,豪华反而被拆得支离破碎,散落了。最近去趟台湾,发现台北就是个散落的城市,老蒋播迁台湾——“播迁”也是新学到的词,他没有在总统府后面拆迁出一块空地修建自己的官邸,而是另择一处,所以现在台湾的总统府后面还是老百姓的房子。还有有名的自由广场(原中正广场),由中正纪念堂和国家音乐厅、国家戏剧院三个标志建筑围成,但整体上也是陷落民居之中,局促得很。官民混杂,士庶不分,要论官仪,就差很多了,所以台北是“市”,不是“都”,如果统一,在全国排名,最多也只能是二线城市。到了台北,更感我***威武,自豪感油然、油然地由衷而生。

韩显宗提出新都洛阳的规划问题是“专以官位相从,不分族类。”“官位相从”好理解,大概是按官位来批宅基地,“不分族类”不太好理解,从上下文看,大概是没有职业区别,他担心歌舞厅夜店学校混在一起。按官位批宅基地或统一兴建官员住宅,这个太正常了,老韩担心“官位无常,朝荣夕悴”,有些人官职丢了继续住在官员区怎么办?其实这个很好办,如果进行不保护私产,直接没收赏给新晋,如果进行还承认这处房子是你的,那就卖了搬到平民区去住。“东富西贵”是结果不是原因,高尚区和棚户区也是结果不是原因。

房子是阶级的物化,如此而已。

日期:2013-05-24 12:26:35

【资治通鉴 卷一百四十 齐纪六 凡二年】

【739】战略格局

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建武二年(公元495年)

春,正月,壬申,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诸军以拒魏。

癸酉,魏诏:“淮北之人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论。”

————————

好久没更新了,好久不写手凉了。翻开通鉴还得找,现在是谁在台上?哪个龟儿子在做皇帝?

公元494年,齐大将军萧鸾先废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随后又废了萧昭文,改立萧鸾哥哥自己。

南齐以萧道成开国,传儿子萧赜,萧赜传太孙萧昭文,四代三世,帝系转移。萧鸾是高帝萧道成的侄子,这种篡党夺权是旁系逆袭,和改朝换代相比,震裂度较低。朝鲜是非太白山金家不传,将来会有麻烦,不似我***,红色家族团队世袭,不虞乏人,十年一替,既让喜欢邪路的人有新鲜感,又不会让天子在老路上一直撞到黑,兼收中外,并蓄古今,之深之妙,真是令人佩服啊。

当时南北的情形是,北方孝文帝是迁国都议改革,南方萧鸾则是篡大权平反侧。内政不修,对外就会软弱,强硬也是努出来的,撑面子的。

南齐在战略上更弱势,派诸将军到一线,目的只是为了“拒魏”。孝文帝拓跋宏这一年春来到淮河,“众号三十万,铁骑弥望”,这个有点吓人哦。事实上北魏也没有能力跨江击齐,

所谓“战略格局”一旦形成,不变则安,变则不安。当格局变动,国家的实力关系发生变化,

由此想到了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去年2012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媒体上也爆炒“日本失去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三十年”,有人谑称日本这些年除了‌色‎­‍情­­‌业以外,百业萧条。观察日本,我觉得GDP不甚先靠谱,虽然都是宏观的统计,日本算GNP(国民生产总值)更准确一点,从经济总量看,日本在海外还有一个日本。

不管怎么说,中日之间的格局是发生了变化,当然这个变化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以GDP为一个临界的标志点。中国崛起似乎已经事实了,和周边邻居捊袖子亮拳头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尤其在海洋上,中国原来是一个内陆国,虽然濒海,但心态全然是皇天后土的心态,及至今日,形也势也,与往日有所不同也。作为小老百姓,成天讨论国际风云只能证明自己是个不打折的小老百姓,只是希望外交是比较纯粹的外交,不是内政的另一面。

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正好锐圆哥哥前几天出差也到了一趟洛阳,洛阳好地方,在拓跋宏时代,洛阳比今天应该更温润,地表水地下水比今天更多更干净,拓跋宏来到洛阳,虽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侵略性,但表现出了特别的不可侵犯性。

魏下诏“淮北之人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论。”大辟就是死刑。俄罗斯就是这个心态,飞机进我领空,我就导弹侍候,渔船进了我领海,我就端上机关炮,俄罗斯是所有邻国的恶邻,以邻为壑,恶狗把门,俄罗斯是大地理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国土资源最雄厚,生怕别人沾光,今天的俄罗斯这种心态更甚,对于俄罗斯,相信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都是惹不起躲得起,你丫地盘够大,只要不出来祸害人,那就阿弥陀佛。

中国周边的其他邻居倒是不敢说“犯者以大辟论”,但是扣你船扣你的人这个是没商量,这类问题非常复杂,也有很多评价解决的维度这片海洋到底是“有争议”还是“自古以来”,海洋辽阔我们也没法拉浮标划清海界,很多事件是蓄意已久还是偶然突发,,这都为争执各方提供了操作的空间。中国对沙文主义的俄罗斯已经习惯低调,不光是政府民众亦然,对待周边小国,中国则心仪老大哥的作派,朝鲜扣船是家奴选择,菲律宾开枪则是别家的家奴狗仗人势。过去中国周边的海洋是有秩序的,但和中国没有关系,现在中国成了这一地区的最大变量,格局变了,秩序得重新调整,但是怎么调,中国没有资金准备好。

中国要处理这些问题时很江湖,江湖规矩是看人情卖面子,我们诉求也就往往是“你要给我面子”,外交部、新华社的语言往往是古色古香自说自话,人民海军舰艇是越来越多,能使不好便不还是问题。

纷乱下去的结果,多半是美国出面调解,因为大格局还是美国把持。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