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求仕目的没有达到的杜甫落魄到了极点,就连他的一个宗亲都不愿意搭理他。杜甫《示从孙济》“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杳,且复寻诸孙。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具论。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后凄凉心境的表露。《示从孙济》说的是杜甫起初在长安的几年,由于得不到任用,后来加之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陷于困顿,他有个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经常去杜济家蹭饭,但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十分不舒服,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的时候,使劲地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故意放手乱砍一气,意在让杜甫觉察到自己心里的不痛快,可是杜甫这小子穷命富身子(《新唐书·杜甫传》说“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懒得出奇,他见杜济在那里搞撵人版的行为艺术也不去帮忙,还发牢骚说杜济不仁义。

或许是杜甫饿急了,又因为一些达官贵人不聘任自己,于是狗急跳墙地把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写的一篇赋投递到了皇帝的“征稿箱”里,相当于直接向皇帝干谒。

所谓的“征稿箱”叫“延恩匦”。武则天时代,为了监视天下官吏而设置的一种类似于现在检举箱的铜匦,“延恩匦”是其中的一种,材质一样,作用做了改变,专供求仕进取者投献歌赋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