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9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当然,赵王最终采纳赵奢的建议,也还是不愿意冒新旧两都的交通线被从中切断的风险。毕竟那样的话,邯郸可能暂时不会有问题,但晋阳所在的太原盆地能不能保得住就要打上问号了。赵奢为了让赵王同意他的方案,还留下了一句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豪言壮语——“狭路相逢勇者胜”。这种颇符合亮剑精神的战术其实无所谓对错,成王败寇,如果赵奢失败了,那么他一定会被扣上轻敌冒进的帽子;但如果他成功了的话,那他就可以一战成名,将秦国赶回河东去(还可以让韩国重回三晋阵营)。对于赵奢来说,幸运的是,他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对于赵国来说,这次战术上的胜利却为后来赵国的失败埋下的伏笔。不能说秦国最后能够打败赵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某个人,某场战役胜败而决定的。不过如果具体到关键点上,战略战术还是需要由具体的人来执行的,那么这个执行人,往往在文史中就要承担所谓的历史责任了。

如果要从名气来说,赵奢虽然位列战国名将,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知名度却不及他的儿子赵括。而这位赵括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全因为那场让赵国损失了四十万壮丁的长平之战,和那句“纸上谈兵”的成语。熟知这个典故的我们,经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即使秦国施展了反间计,而赵国上下又为什么相信一个没有真正领军打仗过的赵括,能够指挥一场战国史上最大的战役?而这其中的因素,很大程度就是源于“阏与之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