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8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12-31 00:40:31

在秦国袭取楚国的黔中郡之后,楚国所面临的形势就十分危机了。本身秦国就已经由北至南,在丹、汉、江三水对楚国占据了地缘优势,现在连自己大后方的沅水中游地区,也被秦人成功渗透。这对于刚刚在东线取得重大进展,正准备重振雄风的楚国无疑是个重大打击。现在的楚国,所考虑的重点已经不是从云贵高原北上,开辟新二战场战略了。正如我们所看到了那样。如果不拔掉秦人插入的这颗钉子,庄硚在云、贵取得再大的成果,也不能为楚国所用。不过秦国毕竟还没有一战而解决楚国的实力,既然是局部战争,按照一般规律,打到一定阶段以后,双方还是要坐在谈判桌上交换筹码的。只不过这一次双方的筹码,原来都是楚国的控制区罢了。

秦国提出的条件是用楚国北线的“上庸”、“汉北”两块土地,换回“黔中”。从秦国的角度来看,上庸之地一直是他们所渴望的。相比于黔中这个突出部而言(相对于秦国),如果秦国得到了上庸之地,就可以和汉中、商於两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楚国所控制的汉水下游地区形成绝对的优势。而对于楚国来说,并非不知道失去了上庸之地,就意味着他们对秦国再无反击之力。但早在黔中之战之前,秦国就已经通过控制析、宛两邑,渗透入了南阳盆地北部。从战略形态上来看,楚国在秦巴谷地的控制区,事实上也成为了一个危险的突出部。如果秦国倾全力攻取扼守“汉水通道”(荆山与大洪山之间)的“邓”邑(现在的襄阳市以北,位于汉水以北),那么不仅意味着楚国将彻底被挤出南阳盆地,处在三面包围的上庸之地能不能留在楚国版图内,就很成问题了(理论上还可以通过大巴山与神农架之间的“庸巴盐道”,与巫郡相通,但道路艰险,所能够提供的支撑有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