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解决前一个问题,主要依靠的是经验积累,也就是通过观测纪录岷江的流量规律,以及成都地区的用水量,来设计“堰”在不同时期的高度。这点,在李冰到来之时,相信与岷江打过N年交道的蜀人,已经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资料了,而在后世之中,这些水文资料也在不断的修正之中。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华文明那么注重历史传承。其实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农业需要。因此作为依附土地程度最深的民族,我们需要最大限度的掌握能够影响土地收入的环境资料。而这些资料所包含的节气、水文、天象等数据,需要通过长时期的,不间断记录才能够获得。由此而产生的记录历史的习惯,和以氏族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的传承关系,才得以有持续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自己实实在在的先人,所能够为我们做的,远比那些虚无飘渺的“神”更务实。而将继续这种传承关系,不仅能够让了孙持续享有这种积累所带来的好处,更可以满足自己自己的精神需要。因为每一个这样做的中国人,其实都是在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最低限度可以享受子孙祭祀的“神”(所以中国人更习惯于求祖宗保佑自己)。

日期:2010-11-16 02:43:58

相比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则更多的需要依靠当地的资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和现在用来临时筑坝的方法很象。现在如果哪个大坝出现缺口的话,就会用麻袋或者编织袋装上泥沙石块,来堵口。而在当时,“麻”一类的材料还是很珍贵的,做成袋子来筑堰实在有些奢侈,更何况以岷江的流量和流速,做个口袋装泥沙,丢进去也很难沉下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