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4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11-04 21:24:38

其实对于魏国来说,能不能够固守河西,除了建长城以外,陕北高原这片看似没有太大价值的土地,也是一个必得的战略要地。回顾历史,当年和陇东高原的“犬戎”一起联手,搞得周王室东迁的“申戎”,就是从陕北高原上下来的。而在春秋之时,秦穆公从晋人手中夺回河西之地后,那些高原之上的戎狄就成为了秦国的整合对象。在进行过一系列战争之后,秦国算是完成了对西、北西个方向的,山地部落的征服。不过这种征服并没有在地缘格局上造成重大改变,因为秦国对于这些山地部落,基本还是采取“羁縻”这种间接管理的手段来控制的。

在“秦霸西戎”的过程中,或者说是在春秋中期以后,盘据陇东高原上的主要族群是“义渠戎”,至于说这支戎人和这个地缘板块的命运,我们在秦霸西戎一节中已经交待过了,在战国末期被秦国施展“美人计”而完全吞并了。而在陕北高原这个方向,白狄则成为了秦国挤压的对象。不过相比义渠戎,白狄后来的历史则要辉煌的多,因为东迁后的他们,有机会以中山国的面目参与到中央之国的政治舞台之上。

白狄的东迁路线,我们在中山国一节中已经分析过了。他们跨越黄河的地方,就是在晋陕大峡谷的中段,那个著名的孟门渡一带,而建立在这个渡口之上的关口,就叫作“孟门关”(在黄河东岸)。按现有的行政规划来看,这条渡河路线就是在陕北的“吴堡县”,和晋西的“柳林县”之间。二千多年后,当经过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后,选定陕北作为新根据地的红色政权,稳住阵脚之后决定开始扩张时,东征山西高原的这支红色军队,正是由此渡过黄河,与日军、晋绥军、国军展开博弈的。而深受大家喜爱的《亮剑》所展现的故事情节,也正是在此地缘背景下展开的。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地缘上,红色政权选择这条连接陕北高原与吕梁山区的战略通道,作为战略突破口都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而与此同时,西渡黄河试图在西套平原、陇西高原、河西走廊打出一片天地的“西路军”,就没有那么幸运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