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陶宝杨笑了笑:“要不怎么说三爷眼力好呢?虽说的确是民窑的货色,但在元青花里还真算是上品了,官窑里出来好东西,见多了就像上席吃着肉,不算稀奇事;冷不丁逮着点民窑出来的好货色,那就跟朱元璋吵着要喝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一个理儿,不图成色,图个新鲜劲儿不是?留着自用也是个奇巧心思,而且听说——”陶宝杨刻意把声音压低几度,凑近郑三爷,“户部度支郎赵大人最近给老娘做寿;我这儿早已为徐大人备下一套了,话说这度支赵大人爱的不就是这口儿么?”陶宝杨口中的“徐大人”正是郑三爷那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干爹——苏州府织造徐典阳,户部度支郎赵令培论品级还算是徐典阳的下属,但赵令培的另一个身份就甩出徐典阳几条街了——他是和珅的门生,而且是那种平日里看着很不起眼但是又一路闷声不响的升官并且一直是在要害位置的门生,这就太不得了了,俗话说树大招风,和珅这么炙手可热的人却一直把这个赵令培遮在自己翅膀底下,提你压你满朝文武也没半个“是”或者“不”字……这“栽培”之意,可真是无声胜有声。

郑三爷歪了歪嘴角,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上月去苏州府拜衙门,他那好死不死的干爹徐典阳一脸苦相说赵令培他娘做寿,不知该送什么礼。唉,今年苏州府的额造之外又加了笔不小的添派,虽说是添派年年有,但从去年开始,却涨的不正常,涨的让徐典阳觉得脖子上像勒了根绳子,一年比一年勒得紧。归根结底,大概还是因为前年年底被罢官的户部侍郎曹贤水的缘故。曹贤水有一年做寿,徐典阳愣是寻摸到一套唐朝时候波斯进贡的鎏金葡萄缠枝碗,大小一套七件,精致华丽的晃眼睛,这件大礼在寿筵上一个亮相就得了个满堂彩,从此徐典阳便官运亨通,顺水顺风,终于得了个苏州府织造的美差。奈何前年年底曹贤水就因为得罪了和大人给罢了官,从那以后,徐典阳就觉得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不好过了,明年的添派若还是这样涨下去,自己乌纱难保不说,不定御座上的皇帝老爷一个不开心,连脑袋带顶戴一起端了。所以当徐典阳琢磨着该给赵令培送点什么的时候,他实在是头疼的紧,论资历赵令培其实是晚辈,送厚了落人笑话,送薄了……那就吃不了兜着慢慢吃吧。更难伺候的是,这个赵令培一贯为人低调,据说府上一直还很节俭,这号人,比大鱼大肉的主子更难伺候,后者只要顺毛摸就成,赵令培这号人,压根不知道他的毛长在哪儿,是顺着长的还是逆着长的。徐典阳头疼啊,他因为送礼终于在京城的大人们那里排上了队,又因为送礼而站错了队,现在又想凭借送礼而归队,却又怕送错了礼直接被清除出队,现在好了,陶宝杨倒可能真的能解了他的难——赵令培是个孝子,赵令培的母亲出身清贫书香之家,又尤爱古瓷,现在陶宝杨居然能寻到一套民窑元瓷上品,这可真真是,还是那个比方,就好像给朱元璋做出一锅珍珠翡翠白玉汤,山珍海味人家嫌晃眼,给点清粥小菜,看着低调朴素一点不招人议论,但是那点真心思却正好挠中主子心里那块儿痒,挠舒服了,路子通了,能让徐典阳和赵令培之间这堵墙先凿个洞,往后就好办了。想到这里,郑三爷脸上的笑已经挂不住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