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6-05 03:08:59

十二年前,国家主席视察《人民日报》时说:新闻媒介既要宣传,又要经营。这个指示造就多赢局面:报社、记者和象拥军这样想上新闻报道的人。虽然,也有人表示反对,甚至提出一个悖论:有新闻,经营死;有了经营,新闻死。但是,这些零碎的声音象佛家所谓的芥子,微不足道,阻挡不了这种经营的趋势。拥军第二天派他的司机送来了大量的资料,琴高忙碌了两天,弄了一个初稿在网上传给拥军,中午,拥军打电话过来,问他有空去他的办公室,他想和他当面谈谈。琴高有些意外,这是拥军第一次没有把工作安排在酒桌。他不以为意,以为拥军不过是象女人一样永不满足,或者说是“造屋千间,总欠一间”的遗憾。憋着劲来做这个报道,钱也出了,肯定希望这个系列报道一鸣惊人,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运管所不是市委市政府,小事也可以渲染得可圈可点,也没有拾金不昧,抗洪抢险的光辉事迹,谁也不能把痔疮描绘成海参。琴高准备了自己的应付说辞来到运管所,首先大赞拥军的办公环境不错,拥军不跟他废话,开门见山地指出琴高所犯的根本错误。

日期:2011-06-05 19:01:25

新闻报道不是写小说,抒情和议论都是模特身上的赘肉,最好没有。过分的拔高和宏扬也会让所有的材料和数据显得不真实,失去它应有的说服力。实际上,新闻报道有它特定,固成的一套语汇,可以上溯到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写的《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既是对官方语汇的雏形----党语汇的批判,又宣告了官方语汇体系的正式确立。现在《新闻联播》和各地新闻节目,都还保存着这种语言化石。今天的报纸只不过是在昨天死去的鱼外面包上一个新包装。做为记者,你不是历史学家,不是法律工作者,不是思想导师,不是诗人和学者,不是演员和化妆师,你可什么都不是,但必须是一个记者。琴高醍醐灌顶,由衷佩服拥军见识高明,远超自己这个所谓的专业人士。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军才是专业人士。琴高汗颜,自己竟然能够滥竽充数地在江城在线担任编辑工作整整一年。虽然,网站新闻跟堂皇严肃的报纸电视还是有一点差距。他反省自己的新闻报道,稍微文艺腔了一些,高度弄得差不多云雀的翅膀。这可能是最近受陶诗人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者说是“染于苍刚苍,染于黄则黄”。陶诗人给他打开一扇窗户,现在拥军又给他打开另外一扇窗户,只是这两扇窗户象两种品牌的电脑一样,似乎并不兼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