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4、贸易战方式,增强自身战备能力、削弱对方战略物资储备,软化对方掠夺欲望。

5、招募对方青壮年为雇佣军,间接削弱对方实力。但这种政策对本国同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日期:2009-07-17 15:18:05

汉高祖在不了解对方实力的前提下吃了匈奴人的亏,想必也亲自感受到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老人家一向性格圆滑、豁达,在算计不清楚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整套策略时,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行贿逃出虎口,再搞“和亲”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权宜之计。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家想得开,让后人自己琢磨应对匈奴人的办法吧,自己专心做好当下的其它关键事情。

秦末农民起义从规范的历史角度看是一次标准的革命。草根出身的各路好汉因不堪上层统治者多年的沉重奴役与压迫,起而反抗、摧毁强权政府。在这场全民大革命中(包括后来秦地的不少百姓也被动或主动参与),当然少不了六国贵族的身影,但楚汉相争五年的斗争结果是以草根英雄为主的贫民势力最终战胜了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八年混战,民众、社会、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传统的贵族统治阶层几乎被彻底洗涤干净。

如何建设这个浴血重生、百废待举的国家,如何管理幅员万里的广阔帝国,刘邦及其功臣集团当时既无经验,也拿不出系统的方案来。这个关键时刻,刘邦豁达、圆滑、简约,善于妥协的性格扮演了称职的皇帝和协调人角色。在至关重要的国家行政管理和权力分配体制上,刘邦既不象项羽那样开历史倒车,也不象秦朝那样搞集权式的郡县制,而是采取了黄仁宇先生戏称的“斑马式”郡县+郡国分封混杂制度。这种妥协做法,既保证了中央对大局的控制,也安抚了功臣亲贵,满足了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欲望。在中央官僚制度上刘邦则继承了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官制。针对秦朝法律过于严刻、百姓不堪重负的弊端,刘邦责成丞相萧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废除残暴无人性的“连坐法”和“夷三族”,在法律上奉行“德主刑辅”的宽仁纲领。针对周围将领朝臣基本都是缺少文化底蕴、耍大刀出身、胆大妄为的特色,刘邦重用叔孙通整理朝纲,教化礼仪,规范约束第一代政治暴富者们的思想和行为,间接不让他们危害庶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