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尚书 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话:“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大禹率领诸侯去征讨不服气的苗民,好久也没能使之彻底屈服,这时大臣伯益说了这番话,大意是说:只有品德能感动上天,那就没有什么感化不了的;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称为 《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以前通行的说法是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但是现在这个说法受到质疑。不过,《尚书》的作者是谁并不影响《大禹谟》中伯益说这六个字的客观事实。

看来这六个字是伯益说的了?

未必!我们今天通行的《尚书》,是汉代博士伏生藏在墙壁里的《今文尚书》与东晋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相关内容我们会在“漆书壁经”一句中详细解说)。从明清开始,学者们就开始论证《古文尚书》是伪造的,现在已成定论,而《大禹谟》就出自《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是谁造的呢?能有这么高明的造假手段,当然不是一般人了,这位造假高手就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姥爷王肃。他伪造经典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骗后代那些傻冒,而是为了想利用儒家经典来和当时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经学家郑玄进行辩论,而原来的那些经典人家郑玄也会用啊,不行啊,得研究独门秘籍,于是关起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先后伪造了《孔子家语》、《孔丛子》、《古文尚书》等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