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清朝康熙年间及以后很长时间里,“天地玄黄”一直都写为“天地元黄”,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雍正帝胤祯登基后,为了避其名讳,还把“女慕贞洁”写为“女慕清洁”,这里说了,在讲到“女慕贞洁”一句时就不再重复。

如果某个字被皇帝占上了,那别人谁也别想再用,不光《千字文》要改,凡是涉及皇帝名讳的词语都要改。比如康熙年间,中药材玄参改叫元参,广东玄山寺改名为元山寺,南京玄武湖改为元武湖。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应讳字时候,要按规定要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叫“写白”,如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正”。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了。但有人说《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多数人认为避讳起源于周代,但周代的避讳并不严格,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畜牲、器币就行了。后来避讳这一霸王条款被发扬光大,历代帝王为了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突出自己的特殊地位都积极推行,将避讳的中心转移并把范围扩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