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孝文帝迁都,史书上所讲的原因太过简单:“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寥廖数语,给人以孝文帝迁都好象只是因为平城气候所致。其实大谬!从道武帝拓跋硅以平城为都城,就不断迁移四处人民聚集在平城周围,计口授田,采取汉人制度,从事农业生产。六镇兵民之粮,率多取于平城供应。后来,京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慢慢凸显出来。明元帝时期,每逢欠收荒年,北魏大臣们最重要的朝议就是商量是否迁都,因为当时交通极不发达,用牲畜从关内运粮平城,不仅沿途消耗多,成本也极其高昂。而洛阳处于北魏王朝相对中心地带,可以“通运四方”,加之平原地区交通便捷,民以食为天,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城的地理位置太近北方蛮族柔然。道武帝、太武帝时代,胡血勃勃,战士凶悍勇武,自然可以把柔然打得嗷嗷狂逃,不敢轻易窥视。随着北魏日益南扩,王朝的军事实力和将士素质却不升反降,打南朝没问题,对付凶悍又多良马的北方柔然能有吃力之感。平城邻塞,稍不留神,柔然铁骑就可能以迅雷不要掩耳之势把平城包围起来,国都如果有了闪失,北魏王朝有可能会轰然中玬。明朝之亡,其实就是亡于定都北京,使得满洲铁骑入关后可以飞速扑杀而至。明成祖朱棣雄豪,当时的明朝军将都是和蒙古人打过仗并取胜过的爷们,无论体力和心理都有优胜感,因此在北京定都可以安然无恙。明朝末期,即使用克隆技术制造一个百分百保真的明成祖重为皇帝,军非昔日军,将非昔日将,战士们更是体格厚弱,安于享乐,清兵打来照样玩完。因此,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不仅可以避开北来柔然的危险,又可以借机南扩,运气好的话大可以混壹南北,成为中华正统帝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