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无意中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伍子胥一直要夫差杀了勾践,并多次言辞恳切的说出越国对吴国的危害。既然勾践对吴国的威胁这么大,那为什么伍子胥不趁着夫差不注意的时候把勾践给杀了呢?这一切不就一了百了了,勾践这条咸鱼也就永远翻不了身,自然越国对于吴国的威胁也就不存在了。也不至于后来那样将眼睛高悬于城门之上死不瞑目吧,难道是伍子胥怕夫差知道自己杀了勾践之后会杀了自己?

不可否认这个问题很偏激,但却很有道理。(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伍子胥将自己的儿子送到齐国后,自己再回到吴国送死,这说明伍子胥并不怕死。这和范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成功之后怕勾践杀了自己,主动选择了离开,在现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但同样也没有人说送走自己的儿子之后回到吴国送死的伍子胥愚蠢。

有着这样想法的人大都从范蠡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如果从一个国家君王的角度去思考,他们自然不会喜欢这样的臣子,他们更喜欢想伍子胥那样死心塌地忠于他们的人。

之所以会发生上面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应该和二人的性格密切相关,严格来讲伍子胥应该算是一个完美主主义者,而范蠡则属于实用主义者。

就像伍子胥投奔吴国时说的清清楚楚,自己就是为了报仇而来,而攻打楚国之时,也不怕别人说自己是楚奸,敢想敢做敢为,做事光明磊落,自然不会做偷偷摸摸的勾当,要杀就要光明磊落的杀,既然这样杀勾践自然要征得夫差的同意,而且古代君臣之道就是君为臣纲,那么作为臣子的伍子胥自然不敢逾越,如果擅自杀了勾践,那他伍子胥岂不成了乱臣贼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