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呵呵,别看这些药物名词,人们似乎都很熟悉,但搁在丹道中,那可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概念。要说这古人为了参透圣人所言之道,可谓用心良苦。不过,在没有高人指点的情况下,这却给不识真味的俗人带来了诸多麻烦,甚至是要命的灾祸。我虽然谈不上参透了丹道的玄机,但这些年来感悟的一点心得体会,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些外丹药物的名称都是对应内丹修炼的象意类比。换句话说,这丹道所指的‘水银’根本就不是那个金属‘汞’,那个练成的‘金丹’也不是什么肉眼可以看见的大药丸子,更不是那个惹人眼红的金子。你们要知道,我国道家一直是把人体视作与天地宇宙相对应的小宇宙,所以,身心修炼也被视为是体悟天地之道的基础,这也是《易经》‘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这《易经》最早的版本就是八个卦象符号,当年伏羲作这个八卦时那是仰天俯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忙乎过,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孔圣人在《系辞》中说了,是为了‘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后来周文王将此经演绎成六十四卦的《周易》、孔子也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和《系辞》上下这些东西,目的就是让这部蕴涵了天地之道的经典被更多的人理解,并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道家的丹道经典也是如此,从最初三百言的黄帝《阴符经》到后期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经》,再之后的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张伯端《悟真篇》等等,这些经典都是对炼丹术真旨的苦心阐释,可正如道家所说的‘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无言,圣人强言。’,为了让有心得道的人能够较容易地理解这些玄机道理,已经得道的真人不得已采用了《易经》中‘以类万物之情’的方式,竭力表达了他们心中那些本该意会实难言传的‘通了神明之德’的修炼感悟。我告诉你们,这‘水银’在丹道中,其实是指人的‘元神’。这个‘元神’,其实还有多种象意类比的称谓,譬如 ‘流珠’、‘龙’。在卦象中,它是离卦,象征‘日中精华’,易经中此卦又为中女,这样,‘姹女’也常被隐喻为‘元神’。此外,外丹那个叫‘铅’的药物,它是意指‘元精’,在卦象中,它是坎卦,象征‘月中精华’。至于那个金丹,其实质是由这‘元精’ 和‘元神’化合而成的天地之精,所谓‘真铅真汞天地精’,那些得道真人视‘金丹’为色身至宝,认为它是沟通人体小天地和宇宙大天地能量交流的桥梁,甚至暗喻它也是有生命且有着高级智慧的产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