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叶天士诊病当天恰值秋分之日,寒暑燥湿交替季节,梧桐叶纷纷落下,人与自然互为相应,同气相求,故在薛生白原方中加入梧桐叶以求其气,并引诸药达于病所,瓜熟蒂落,桐籽熟叶落,合而为一,故药效如桴鼓。不久,“叶天士三片梧桐叶,一字救两命”之佳话传遍江南水乡。

中药之性的重要性,远胜过其功效,药有寒热温凉,有升降沉浮,不明白药物的药性,处方时只是按照药物功效一位叠加,则难获奇效,上面例子中的大蒜,就取其能引气血下行,气血下行了,病也就好了,现代医学研究,喜欢从药物的成分进行研究,大蒜含有大蒜素,可以抗菌消炎,可以软化血管,甚至可以抗癌,但就无法研究出大蒜能引气血下行这一条出来,为什么?这是药物自身具有的偏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药,研究中药,就不会受现代研究思维的限制,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当升则用具有升发性的药物,当降则用具有降气、沉降性质的药物,不受其成分的局限。

举个例子:肝气郁结的病人,常常感到出气有些费力,严重者会有心慌,甚至胸闷的症状,运用中药柴胡,升发郁结的肝气,就能立时缓解。有一次刚好柴胡没货了,病号为老熟人,我说你就用生麦芽泡水喝,病人说生麦芽不是消食、回奶用的吗?也能治疗胸闷,我费了很大劲才讲明白这其中的作用机理,最后给她包了一两生麦芽,第二天碰面就说,生麦芽提气好,胸不闷了,这就是生麦芽具有升发作用的效果,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药物?患者是因为肝气郁结,肝气不疏所致的疾病,只要能够疏理肝气,升发肝气的药物都可以,比如薄荷也可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