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12-15 11:35:35

接167

《尉缭子》全书共二十四篇,从成书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不难理解,诸子百家中,没有哪本书在思想的深度和论述的系统性与严谨性方面能超过《尉缭子》,因此两千年来,该书一直被视作兵法中的经典。儒弱的宋朝偏偏对武学典籍特别重视,在朝廷颁发的《武经七书》中,《尉缭子》与《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唐李问对》一起被列为军事教科书。

但是在南宋之后,学者中开始有人对《尉缭子》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明朝大学问家宋濂便认为《尉缭子》是后人的托古之作,清时姚际更是在《古今伪书考》中将《尉缭子》列为伪书。之所以出现这种声音,主要是由于史料中对尉缭的记载语焉不详,尉缭其人并不像孙武,吴起那样有着比较完备的传记,因此后人便不免怀疑他的真实性。

实际上,仅凭故纸堆里的考证,很难判定《尉缭子》是否真伪以及成书于何时,不过好在还有出土文物。在上世纪70年代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部竹简《尉缭子》,内容与流传的版本基本一致。由此可知,早在汉代,今本的《尉缭子》就已经存在。在文物面前,伪作一说不攻自破。

与是否伪作相比,关于此书的另外一个分歧却不易消弭。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创作《尉缭子》的那个尉缭与受到嬴政礼遇的尉缭并不是同一个人,原因是在《尉缭子》中有“梁惠王问尉缭”的语句。梁惠王便是魏惠王,生活年代比秦王嬴政要早约一百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