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4-27 08:36:27

准确说,此时的王莽很像大汉朝的一头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老牛。由张敞孙子张竦起草,大司徒司直陈崇上书表奏王莽功德的盛赞,应该说真实反映了朝中群臣的普遍认可。在这篇非常长的奏章里,他们用五经原文及三代先贤光辉事迹来比照王莽所作所为,结句均为一句,“公之谓也。”

简要摘出,应该是下列几句话:

在个人品德上,他克身自约,籴食逮给,深执谦退,推诚让位,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谦退,动而固辞;

在化民教众上,他增修雅素以命下国,逡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乎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

在对待群僚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

在执政能力上,外则王公列侯,内则帷幄侍御,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用现代话讲,就是追悼会上常听到的十六个字——大公无私,一心向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充分表现在两件具体的事例中。

一是为汉平帝选择皇后。

在今天,11岁的娃娃还只是孩子。而在汉时,11岁的刘衎却已经不被看成孩童,因为他有个更庄重的称谓,皇帝。帝王11岁还没有皇后,即长秋宫未建,掖廷媵未充,那直接影响的是皇嗣诞生与国基稳定。所以,公元三年王莽上书,请求按照《五经》本义,定婚娶之礼,博采两位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嫡子女者,为皇帝选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