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谈迷信之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辛亥革命的"前夜",乡村里读"洋书"的青年人有被人侧目的"奇形怪状"凡三项:一是辫发截短了一半,末梢蓬松,颇象现在有些小姑娘的辫梢,而辫顶又留得极小,只有手掌似的一块,四围便是极长的"刘海";二是白竹布长衫,很短,衣袖腰身都很窄小,裤脚管散着;三呢,便是走路直腿,普达普达地象"兵操",而且要是两三个人同走,就肩挨肩的成为一排。

当时这些年青人在乡间就成为"特殊阶级"。而他们确也有许多特殊的行动。最普通的便是结伴到庙里去同和尚道士辩难,坐在菩萨面前的供桌上,或者用粉笔在菩萨脸上抹几下。碰到迎神赛会,他们更是大忙而特忙;他们往往挤在菩萨轿子边说些不尴不尬的话,乘人家一个眼错,就把菩萨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藏在菩萨脚边,或者把菩萨的帽子换了个方向,他们则站在一旁拍掌大笑。

当时的青年"洋"学生好象不自觉地在干着"反宗教运动";他们并没有什么组织,什么计划,他们的行动也很幼稚可笑,然而他们的"朝气"叫人永远不能忘却。他们对于宗教的认识,自然很不够,可是他们的反对“迷信",却出自一片热忱,一股勇气,所以乡下的迷信老头子也只好摇着头说:“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菩萨也要让他们几分了!"

去年我到乡下去养病,偶然也观光了"青天白日"下的“新政",看见一座大庙的照墙上赫然写着油漆的标语:“省政府十戒"。其中第一条就是戒迷信!庙前的戏台上原来有一块“以古为鉴"的横额,现在也贴上了四块方纸,大书着"天下为公",两边的木刻对联自然也改穿新装,一边是"革命尚未成功",一边当然是"同志仍须努力"了。这种面目一新的派头,在辛亥革命时代是没有的,于是我微笑,我感到"时代"是毕竟不同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