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同治二年﹙1863年﹚一月,美国人白齐文率常胜军抢劫军饷,殴打中方官员,酿成如此恶性事件,主要是吴煦、杨坊处置不当所致。李鸿章以此为由,请奏朝廷严处吴杨二人,朝廷准奏。吴杨被彻底清除。上海大大小小的权力被李鸿章死死攥在了手心。在这个剪除政敌的过程中,李鸿章充分展现了他识人、用人、运转权术的谋略。

日期:2011-04-16 10:52:28

李鸿章在上海的另一个大手笔便是解散常胜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会同朝中几名大臣联名向咸丰帝上疏《统计全局折》,他们认为自《北京条约》签订后,洋人遵约撤兵。所以他们据此判断,洋人进兵要的是大清国的银子,而非大清国的土地和人民。相反,太平军、捻军要的是大清国的土地和人民。他们说,发、捻之乘,心腹之害也;俄国攘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咸丰帝下谕照准。这意味着大清国国策的战略性调整,对当时的大清国来说,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务实性。但是要把这种策略贯彻到实处,大清国上上下下的适应程度远不能做到步伐一致。在“借师助剿”问题上的分歧就是这种不一致性的表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