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封建儒学观,引导着士子们争相占领道德的制高点,耻于言利。这种避实就虚的价值观是封建商品经济缓慢发展的根源。龚自珍指责当政者未富而讳言利,是谓迂图。魏源呼应龚自珍的观点,抨击政府空谈义理,讳不言利。

左宗棠在吸收龚自珍、魏源等人的思想基础上,针对天下时弊,写就《名利说》,他以直言不讳的口吻把这个善于遮遮掩掩的世界表达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说天下虽有名利之别,但是二者殊途同归,归元于一个利字。天下之名无非有三:一是道德之名,二是文章之名,三是一艺一技之名。纵然有文章道德之名,也免不了或市于朝或市于野,说到底还是为利而生。一艺一技之名,这是所谓君子不屑一顾的名分,一技一艺正是农、工、商的生存之道,那些君子们把道德文章看做金饭碗,如果没有农、工、商的一技一艺,他们的碗虽然是金的,没有饭怎么吃?左宗棠批判的正是那些儒生们,他们表面上追求高尚的境界,暗中在坐收渔利,这种表现岂不是掩耳盗铃。左宗棠赞扬的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工、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敢于表达自己的功利追求,这是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左宗棠把他的《名利说》的思想精髓运用到洋务和开发大西北的政治实践中,并且把它提炼为: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兴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