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曾国藩做好了出师不利的必死准备,他再一次立下了遗嘱,他叮嘱家人把他的遗体归葬湖南故里,他再次告诫家人,要不忌不求为重,即不嫉妒不贪婪;要保持克勤克俭的家风,以孝、友为家庭之祥瑞。曾国藩必然要再一次成为矛盾的焦点,他已无所顾忌了。

洋教在中国由接受到排斥的过程,实为中西国力此消彼长的变化,也是东方儒家文化与西方神权文化根本冲突的反映。这是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历史背景。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的过程中基本的外交思想是什么呢?是避战求和,委曲求全。

日期:2011-03-06 12:56:03

曾国藩一到天津,就着手查证教堂迷拐儿童、挖眼剖心是否属实。王三承认给武兰珍迷药,迷拐幼童,但是他后来又翻了供;王三与武兰珍的籍贯不相符;没有找到教堂主使的确凿证据;曾国藩在仁慈堂搜出的一百五十多名儿童,他们列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被拐。曾国藩只好据此推断,迷拐幼童,挖眼剖心实属流言蜚语。对于迷拐幼童这一项,曾国藩的判断显然不合理,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迷拐人口实难保其必无。

法国公使罗舒雅到达天津后向清政府提出了四条解决方案:一是赔款修复教堂;二是厚葬丰大业,厚恤死难教民;三是严办不力官员;四是严惩闹事民凶。

对闹事民众的处理,曾国藩采用变通之法,所谓变通之法即有证无供,同样定罪。曾国藩前后捕获八十名闹事民众,最终确定正法二十名,流放充军二十五名。后来与俄国公使达成谅解,取消了四人的死刑,实际处斩一十六名。正是由于变通之法,许多案情存在疑点,重判、错判、冤狱无可避免。曾国藩也心知肚明,他对死刑犯的家人每户给银五百两,以示抚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