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大清国的登闻鼓已经哑了一个世纪,在这关键时刻,曾国藩把他擂得震天彻响,很明显,他是孤注一掷。满朝臣工,不敢以片言逆耳,独曾国藩不顾个人安危犯颜直谏,血诚无私,襟怀坦荡。这不是一介书生的意气用事,而是一个书生对抗官场流弊、匡扶济世的远见和良知。咸丰帝也许是出于对忠臣一片苦心的回应,也许是被混乱的局势所逼迫。这个折子虽然情绪激烈,但是它很幸运,它没有让皇帝插上勿庸议的标签束在高阁之上。咸丰帝为挽回一些颜面做了少许辩解之后,居然破天荒地接受了曾国藩的指责,这对夕阳西下的大清国来说,咸丰帝的作为已属难能可贵了。当然,最风光的不是咸丰帝,而是曾国藩,他以敢作敢为的谏臣风范当着天下臣民的面为自己挣足了面子,同时他也为自己日后的平步青云赚够了政治资本。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朝廷举行了在职官员的例行考试,谓之“翰詹试”,清代翰詹试地位甚高,翰詹得第,不是六部尚书、侍郎,就是地方督抚大员。如果说翰詹落第,就成了黑翰林了,那么前途也就未卜了。所以每临翰詹大考,应试者如临大敌,谓之“翰林出痘”。曾国藩照例参加“翰詹试”,在正大光明殿应试结束后,与同考者对赋,他竟然发现自己的试卷跑题了,悔恨已晚矣﹗待放榜之日,反得二等头名,皇帝引见,曾国藩被迁为翰林院侍讲,官居从五品,他三年竟然跃升了四级。曾国藩再次得到命运的眷顾,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的提携,他就是穆彰阿。穆彰阿,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十年进士,他得到道光帝的百般宠信,在军机处供职前后二十年。曾国藩大考结束,穆彰阿当面索要诗赋。这就暗示着穆彰阿已将曾国藩纳为门生亲信,曾国藩种瓜得豆,骤然升迁也就名正言顺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