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07-27 08:40:54

第四节:是战是守?就在这时候,宋史中一位誉为大忠臣的臣子挺身而出,这人正是李纲。

赵佶在位之时,李纲虽然也时常奔走在蔡攸府中,但仍然没有得到重用,一直以来郁郁未得志,赵桓甫一继位,马上宣他入宫,原来早在赵桓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他所上的《论水旱疏》大为欣赏,认为他极有见地,是朝中不可多得的大材。

面对朝臣的众议纷纭,皆认为避车驾于陕右另图恢复为上策。

李纲力排众议,认为不可,依李纲之意,天下城池以开封城最为险要坚固。

书生误国!

李邦彦、白时中之辈乃是书生,李纲也是书生,公允的说,李纲这样认为也有道理,他熟读史书,应该知道开封大梁不谈过去,只是唐季、五代时期就不知陷落了多少次,如果真的是易守难攻之地,以开国君主宋太祖的文教武略还张罗着迁都做什么?

固守待援的近义词为坐以待毙,只是个笨办法,对于稳定国人的心很重要,除此之外并无可取之处。

说什么宗庙社稷,没有见几个跑路的人捧了祖宗灵位上道的,自顾不暇如何兼顾其它?

而劝走避的臣子并非真的是在为国家考虑周详之计,只是为了保自己的乌纱与身家性命。

从战略角度出发,暂避敌锋芒以图恢复最是正确,对于蒋委员长抗战时期的逐步抗战,拉长战线打持久战,笔者深以为然。如果与日本人孤注一掷的打阵地战,估计我中国元气尽失,再难有恢复之机会,更谈不上抗战八年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