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秦赵共同的嬴姓祖先皋陶、伯益父子曾为虞舜之肱股,当年同虞舜的关系一直很密切。《秦本纪》载,伯益(大费)辅佐禹治水平土成功之后,禹对帝舜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于是称赞了伯益,赐给他黑色的旗帜,以上古帝王那种通晓天地人事的口气寓言道:“尔后嗣将大出。”同时将自己的族女嫁给了伯益。“妻之姚姓之玉女”,这是第一次明确记载的姚嬴联姻,也埋下了姚嬴之缘。想来,那句“尔后嗣将大出”的预言可能一直留在秦赵民族的记忆深处,从此,姚姓舜后的女子就成了嬴族人的祥瑞。不论虚实,至少也是重要的心里暗示。于是,当那个神秘的姚姓女子真要出现的时候,身上一定会带有特别的神秘光环。

不知为何,相比尧、禹、黄帝这些太古先王,虞舜之后得到了天命最多的垂青。周初之时,他的后裔得以荣膺迎娶周人太姬的殊荣,并且封到了一块优越的陈地;春秋晚期陈国才被楚吞灭,但有妫之后却已“金蝉脱壳”——陈公子完的一支早已潜入齐国,以田为氏,最后竟然反客为主,成为东方大国的主人;即使在战国后期,天帝仍然不忘“虞舜之勋”,打算重续姚嬴之缘,为他的后代族女选中了历代赵君中功业最显赫的、英雄气和儿女情皆长的赵武灵王。

虞舜的血直到战国时还流进皋陶后代的血脉里。说起来真让人感慨——当年少昊氏的皋陶曾为舜的天下立下汗马功勋,但不知为何,舜最终竟禅位给了有夏氏的禹;禹得到了皋陶之子伯益的襄助而天下大治,乃将伯益定位自己的继承人,然而与此同时却有意无意培养自己儿子启的势力,最终夏启将天下囊入私家。在那之后,伯益的后代便四处颠沛流离。顽强的嬴姓民族直到战国时仍存有强大的两支,一支是周人故地的秦,另一支就是居于“四战之地”的赵了。嬴姓的秦和赵都经历了其他战国所不能及的苦难,而这一切多少和上古时代的一次安排有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