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1-8-17 19:12:00

名词解释:

冷战(Cold War)一词是当年美国政治评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开始:杜鲁门主义(1947) 结束:苏联解体(1991.12)

两大阵营: 军事集团:

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为首 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1955)

资本主义阵营:美国为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1949)

日期:2011-8-17 19:14:00

21世纪的今天,对冷战一词的诠释已经超越了政治因素,直接升华到了流行音乐上。而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东西方政治冲突尤为激烈的时候,也是冷战的内容登峰造极之际。这也在一些文艺作品中被刻意的体现出来,其代表作品就是“007系列”。

该片由米高梅出品,几乎出一部红一部,英国超级特工詹姆斯邦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形象深深印刻在那一代年轻人的心里。

不少评论家认为,邦德先生是作者杜撰出来的虚构英雄,这部系列作品的问世,实际上也是西方阵营在意识形态领域与东欧及前苏联的一次较量。确实,007问世以来,虽然,东欧阵营也匆匆忙忙的拼凑出不少的类似题材的电影,但都没能吸引住多少观众,有的电影简直就是胡编乱造,不仅观众倒了胃口,就连出品国的政治局也大为光火,直接骂编剧和导演为世纪白痴。

日期:2011-8-17 19:17:00

21世纪初始,一位默默无闻的英国皇家海军退役将军在自己的乡村别墅悄然逝去,为数不多的几位高层知情者为墓地献上花束,在这块朴实无华的墓碑下面,永远长眠的这位将军就是007的真实原型之一。

而在西方世界的超大银幕上,大英雄007仍在天南海北的追杀着他的对手们,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殚心竭力。与冷战时代的银幕形象有所不同的是,007的对手不再是来自莫斯科变了味儿的爱情,而是变成了邪恶轴心与恐怖分子们。

银幕上的007无所不能。

在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与苏联特工斗智斗勇,挫败了一起又一起足以毁灭世界的阴谋。而回到现实当中,英国特工们却不断的给他们的女王陛下蒙尘。

前苏联在英国安插了为数不少的王牌特工,冷战期间曾经把西方世界搅和的天翻地覆。哈罗德·金·菲尔比是世界间谍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间谍之一。他本人是英国人,早期就信仰共产主义,1934年在维也纳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成为情报员。

1940年,他打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在该局步步高升,最终成为英国情报机关的一名高级要员。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苏联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成绩卓著。

1963年,他由于身份暴露出逃苏联。为表彰他的事迹,苏联政府给他很高荣誉,授予他“红旗勋章”。

日期:2011-8-17 19:22:00

诸如菲尔比之流,都是浮在面儿上的颗粒,而那些有质量有分量的颗粒都深深的沉没在历史的迷雾中。

超级刺客“休眠者”就是这些极有分量的颗粒中的一部分。

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中,不仅有阴森恐怖的集中营、死亡营和生化武器工厂,在那些更加隐秘的森林中,还有秘密特工的训练基地。

通常,说起苏联特工,人们往往会立刻联想到克格勃。在007系列电影中,克格勃特工们经常被丑化成一群古板凶残的杀人恶魔。

不过,相比之下,“格鲁乌”就没那么出名了。

19661031

19661031

19661031

俄罗斯总理、前苏联克格勃第九局首脑普京在格鲁乌射击场大秀自己从未疏忽过的枪法

日期:2011-8-17 19:25:00

“格鲁乌”是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简称。它与经过改组和受到公众监督的克格勃有所不同,其主要任务是威慑和阻止突然袭击,并对敌后进行打击。

“格鲁乌”特种部队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向苏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议,在边防军区建立特种情报颠覆部队,一旦发生战争或战前危机,该部队可以潜入敌后进行破坏活动。

“格鲁乌”成员通常被安排在军队中毫不起眼的小职位上,就好象在一支成建制的连队里,负责给连长当跑腿儿的这个或那个勤务兵就极有可能是“格鲁乌”的高级军官。

与规模庞大体系臃肿的克格勃不同,“格鲁乌”部队的总数从未超过3万人,上到总指挥,下到普通列兵,放出来都是三头六臂的神仙。

在前苏联,曾经有叛逃西方的苏联情报人员这样形容:“如果发生哗变的航船上,政治委员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或者被取代,哗变者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那他就大错而特错了……

实际上,在每一个集体的作战单位中,都安插有一个神秘的‘格鲁乌’特工,当事态变得无法收拾……你会惊讶的看到,平时丝毫不起眼的伙夫站在一群高级军官中间指手划脚,那个伙夫就是‘格鲁乌’……”

八十年代轰动西方的一部近未来军事幻想作品《追杀红色十月号》中,最后与美国人在导弹舱里发生短促交火的炊事员就是“格鲁乌”特工。

然而,超级特工“休眠者”却不是普通的“格鲁乌”。

换句话说,这些被训练成精确杀戮机器的刽子手的原始供体来自“格鲁乌”,经过难以描述的残酷训练及医学试验后,存活下来的那部分精华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格鲁乌”了。

日期:2011-8-18 5:00:00

欧洲的十月已经渐生寒意。

不时扑打着岸边悬崖的海风硬生生的撞在人身的上,让他从头到脚感受到麻酥酥的。

他个子不高,身材魁梧健壮,刀劈斧凿般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冰冷的目光有些呆滞,直勾勾的盯着虚无的空间。

苏醒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三天。

这三天时间里,他从秘密休眠地紧急出走,按照预先的指令前往考文垂市与联络人接头。然而,接下来的事却叫他感到茫然无措。

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联络方式,他找到了第一位联络人的住处,却被人家告知,他要找的人早在10年前就已经见上帝去了……

在第二位联络人的住处更是碰了一鼻子灰:此处早就变成了一片绿地……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来到了第三位联络人的住处……

结果依然令他失望:第三位联络人还活着,但已经认不清人说不成话……典型的老年痴呆症状。

按照预先的设计,当休眠者苏醒后,将依照留在休眠舱中的密令与其同期潜伏在所在国的接应人,也就是联络人取得联系,继续潜伏,等待机会,逐一摧毁目标,之后返回东方阵营。

休眠舱中除了一份密令和密码本外,还有少量的黄金供应急备用。

密封在休眠舱所在的洞窟中的武器数量不多,此刻全部装在他身后的背包里:多用途匕首;微型电台;无声手枪及少量部分类似西方的C4丨炸丨药。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