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1-10-22 11:52:47

《明季北略》读书笔记之三十二——明臣风骨之刘宗周 [原创 2011-10-22 11:48:37]

字号:大 中 小

明臣风骨之刘宗周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崇祯皇帝在中左门召集廷臣,讨论任用督抚平定乱局的相关事宜。

左都御史刘宗周也奉诏出席了这次会议。和崇祯皇帝单纯的想法不同,这位刚刚就职三个多月的新任左都御史早就联络朝臣准备营救姜采、熊开元两人,他认为这次觐见是个机会,所以做好了力争的准备。当然作为预留的讨价余地,他们的底线是,即便不能把两人营救出狱,至少也要促使皇帝同意将此二人从锦衣卫的诏狱移交到刑部的司法系统。

会上,崇祯皇帝首先询问大家对于督抚任用有什么意见,刘宗周上言:“贪诈之人误事误国,所以选择督抚一级的高官最要紧的还在于操守”一句话就把这个话题可能的“延伸”截住了。崇祯皇帝说:“才干也很重要。”一个强调操守,一个急于见功,话不投机,这个话题就此打住,皇帝把话题转向了时局,问大家对军事方面有什么建议。此时御史杨若桥推荐西洋人汤若望演习火器,又遭到了刘宗周的阻斥,说:“唐宋以前根本没有火器,自从有了火器,军队往往偏重专注于武器,反而忽视了人的因素,所以这也是一个失误。近来接连丢城失地,难道那些城邑都没有火器吗?更何况,我们用火器打敌人,敌人夺得了火器也能反过来打我们,河间县就是敌人使用火器攻破的啊。”皇帝不高兴了,变色沉声说:“火器终究还是中国的长技。”新任督抚的事儿搅黄了,火器的事儿也搅黄了,接着讨论现任督抚的去留问题。刘宗周说:“十五年来,陛下‘处分未当’,所以才有今天的败局。不从头追究责任,只是改弦更张,想采取短暂的措施以弥补当前的漏洞,并非长治久安之道。”皇帝不高兴了,说:“以前的事已经没法儿追究了,现在怎么办吧?”刘宗周的调子更高了:“陛下你应该开诚布公,公天下为好恶,合国人为用舍,进贤才,开言路,然后天下将会大治。”皇帝说:“现在,现在烽火遍布京城周围,而且国家败坏已经到了在这种程度,就说现在怎么办吧?”刘宗周接着绕:“要整顿军事必须先练兵,要练兵必须先选拔将才,要选择将才必须先选拔有操守的督抚,要得到好的督抚必须先让吏部、兵部有贤人。宋代臣子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这话可以看作是对今日政局的针砭啊。”说这话的时候,刘宗周丝毫不看皇帝那逐渐挂上阴云的脸色,绕了一个大圈子,然后点题,“当今朝廷任用官吏时,往往只看才干而不问操守,但从没听说过有操守不谨、德行有亏的人勇于任事还能令士兵敬畏的。按现在的标准选拔任用的这些人,为自己博取爵位没问题,为国家办事立功则不行,又于成败有什么裨益呢?”皇帝被绕得彻底无奈了,但仍然坚持说:“治乱济变的时候,应该先取才后重操守。”刘宗周说:“前人败坏,都是由于贪婪骄纵的缘故,所以从治乱的角度说,才更应该先重操守后取才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