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关于卢大人的身后事,《明史》的记载是,高起潜听说卢象升兵败殉国,一溜烟儿就跑了。但是也因此说不清卢大人是怎么死的,杨嗣昌不信,派了三名巡逻兵前往查看。其中一为名叫俞振龙的士兵回报说卢大人确实战死了。杨嗣昌大怒,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眼看就要打死了,俞振龙张目大呼:“天道神明,无枉忠臣。”后来杨廷麟在战场上找到了卢大人的遗体,大人头戴白网巾、铠甲之下仍然穿着麻衣孝服,一位士兵远远地看到便哭着说这是卢大人啊。附近三郡百姓听说大人殉国,无不痛哭失声。顺德知府于颍据实上报,杨嗣昌故意拖延阻挠,八十天之后卢大人才被收殓下葬。转年,卢大人的妻子王氏为大人请求朝廷恤典,不许,又明年,卢象晋、卢象观再请恤典,仍不许。直到杨嗣昌败亡后,朝廷才有人敢为卢大人说话,也才追赠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荫一子为世袭锦衣卫千户。到了南明福王的“大平反时代”,才建祠祭祀,追谥卢象升号“忠烈”。谥法云:事君尽节曰忠、杀身报国曰忠、死卫社稷曰忠;戎业有光曰烈、宏济生民曰烈、有功安民曰烈。卢大人千古。

卢氏一门,卢象晋后出家为僧,卢象观、卢象同相继为国殉难,先后赴难者多达百人。堪称满门忠烈。

在这里杨嗣昌这个人很关键也很复杂,后面到他兵败身亡时再详细谈。纵观杨嗣昌与卢象升的矛盾,主要还是对待时局、处理国事的观点不同。但无论如何这是属于“君子之争”的范畴,当然他后面的做法非藏不地道。这里仅就“战”与“和”说一下小秋的浅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