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书法与中医在哲理上也有共通之处,如阴阳学说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书法,蔡邕《九势》:“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用于表现书法、体现自然的两大基本颜色——黑、白,分别为阴阳之属,书法中之执笔、运笔、用墨、结体、章法、布局、风格诸方面,其间的种种关系,也无不遵循和体现着阴阳的相对相依、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书写工具是毛笔,医家为给患者看病开方,必须具备读书写字的基本功,旧时老中医有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因此从古至今既是医药学家又是书法家的不乏其人,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邀、傅山、何鸿舫等,尤其是傅山,不仅医术高明,在医药界享有盛名,而且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著名书家书写的与方药、病症、养生等内容有关的墨迹在书法艺术宝库中屡见不鲜,著名的如王献之《鸭头丸帖》、张旭《肚痛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苏东坡《覆盆子帖》、黄庭坚《方药墨迹》、傅山《三垣兄方》等,都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近代擅长书法的名医有范文甫、谢利桓、丁甘仁、萧龙友、恽铁樵、王仲奇、施今墨、顾筱岩、徐小圃、秦伯未、程门雪等,他们的书法皆臻上境,留下的方笺被人们当作书法墨宝收集珍藏,其书法作品多表现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崇高理想与济世活人的高尚医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