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节

热门小说推荐

值得说明的是,袁静雪本名袁淑祯,是袁世凯第三女,其生母也是三姨太金氏,与袁克文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她在袁世凯众多的女儿中是比较受宠的一个,可是到了文丨革丨时还得写批判文章揭发父亲如何摆布妻妾的命运。

袁世凯子女众多,这个丰厚资源为他充分利用,广结儿女亲家。与老袁结为亲家的大臣或者大官包括:湖南巡抚吴大澂、两江总督张人骏,清末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的端方,曾任民国总理的孙宝琦,陕西督军陆建章,曾任过民国总统的黎元洪、曹锟,等等。权贵之间靠结儿女亲家来拉关系在那时是常态,不只袁世凯这么做。他的儿女们也有不少故事,等到以后的章节再说。

(注释1)于夫人这里说“有姥姥家”意思是有正经的娘家,而袁世凯是庶母所生,是“没姥姥家的”,因此对这种话特别敏感。

(注释2)《民国第一家:袁世凯家族》一书作者是张永久,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部份章节在网上可以找到。

日期:2009-06-11 20:27:51

百年性情·民国·北洋·多妻篇 4

【黎元洪与袁世凯的儿女姻亲】

袁世凯在筹划称帝时,为了寻求支持,瞄上了了当时的副总统黎元洪。袁世凯还是老办法,希望通过儿女姻亲把两家人变成一家人。性格软弱的黎元洪不愿和袁世凯硬顶,就答应了,但当时也留了个心眼,挑了一个十分年幼的女儿,让两家先订了婚再说。岂料变化比计划快,在黎家女儿正式成为袁家媳妇之前,袁世凯已经称帝失败,驾鹤西归。后来两个年轻人还是成了亲,但婚姻以悲剧告终。

黎元洪的女儿黎绍芬在《黎元洪事略》中提到这件事。据她回忆,1914年在北京,袁世凯请他们全家去作客,趁势提出了联姻之事。袁世凯当时做出一个公平姿态,提议两家交换,说每家都出一个女儿嫁给对方做儿媳,黎元洪却说:“我先给你一个吧”。就这样,当时只有8岁的二女儿黎绍芳就被家里订了亲,说好要嫁给袁家第九子袁克久(袁铸厚)。婚事定下来了,但黎元洪的元配吴氏夫人很不满意。为了这事,她甚至一反常态,连着一个月都没有和丈夫说话。

丁中江先生的《北洋军阀史话》中说也提到这件联姻,说黎太太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袁家的儿子是姨太太所生,而她的女儿是元配生的,是嫡出,因此“不能嫁给姨太太生的儿子”。黎元洪跟她解释,说袁世凯那么多儿女,除了一个大公子外,其余全部都是姨太太生的。好说歹说,吴氏夫人才算点了头。

订婚后短短两年袁世凯便去世了,但这门政治婚姻却没有就此取消。黎绍芳年事渐长,知道了这门婚姻,终日郁郁不乐,念书都没有精神。她姐姐让她到美国去读书换换精神,她也不去。黎绍芳也试图反抗命运,找父亲商量能否退婚,但遭老爸坚决拒绝。袁家那边也一直坚持要兑现婚姻承诺。到了1930年,黎元洪与吴夫人已是双双去世,黎绍芳还是无力挣脱婚约。袁家来催婚,黎绍芳的兄弟姐妹们就同袁家商量,说绍芳已经精神不太正常了,是不是还要娶?袁家说还是要娶。

袁家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仗势欺人。当时订婚的女方遭退婚是一件奇耻大辱,袁家坚持迎娶,还是为了顾全黎家的面子。袁克久就曾对绍芳的姐姐绍芬说,“我是为我的父亲才答应和令妹结婚牺牲我自己的”。婚后一年多,袁克久就纳了妾,而黎绍芳被送进了北京疯人院。

【段祺瑞、冯国璋与袁府的姻缘】

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期,手下有北洋三杰,即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到民国时代,王士珍同情前清,作风也比较内敛,而段祺瑞、冯国璋却野心勃勃,后来分别成为皖系和直系军阀的首领。

段、冯二人都有才干,但袁世凯对段祺瑞更为看重。民国成立后段祺瑞长期担任陆军总长,还做过代总理。冯国璋则在二次革命后被调离北京,做了地方官(江苏都督)。袁世凯何以厚此薄彼?按照袁的女婿薛观澜先生的说法,起码有一个原因是段祺瑞的夫人张佩蘅乃袁世凯的干女儿,所以段在袁世凯眼里就成了自己的女婿,是半子,这就与冯国璋有亲疏之别了(注释5)。

张佩蘅是段祺瑞的继室。她虽不是袁世凯的亲生女儿,却与袁府关系极为密切。两家本是世交,张佩蘅的父亲去世得早,她从小在河南洹上袁世凯的府中长大,被袁世凯的元配夫人于氏认做干女儿。后来袁家一直称她为大小姐,而她本人也以袁家女儿自居。

段祺瑞自娶了张氏之后,就养成了惧内的作风,在太太面前唯唯诺诺,从不当面顶撞。张氏夫人又很顾娘家,如果袁、段之间出现分歧,张氏多会向着老袁。可是碰到要做皇帝这样的大事,即使太太再发脾气,段祺瑞也不会支持老丈人。薛观澜回忆说,为了称帝这事,段祺瑞夫妇曾数次反目,张氏骂段没良心,段就听着,不吱声。

在称帝前夕,袁世凯对北洋的另一大将冯国璋也开始加意笼络。袁静雪回忆说,当时冯国璋上北京去拜会,父亲就事先嘱咐儿女们要管冯叫“四哥”(注释6)。得知冯国璋的元配夫人已经去世,袁家就从中撮合,让袁府的家庭教师周砥(周道如)做了冯的续弦。周砥当时已经年近四十,与袁府已有十几年的交情,和袁家三姨太相处最好。她本来打算一辈子不嫁的,但经由七大姑八大姨的说合,就同意了这门亲事。袁世凯把周砥当作自家人,置办了一笔丰厚陪嫁,把周女士风风光光地嫁了过去。冯国璋这人是个财迷,对这位新太太自然十分满意。况且周砥本是个才女,他就愈发不敢怠慢,婚礼办得十分隆重,成为当时南京的一件盛事。婚后不久,恰逢冯国璋六十岁生日,周砥四十岁生日,还又搞了一次“百岁双寿”的庆祝活动。

袁世凯此举本是想拉拢冯国璋,但冯都督对称帝仍极不赞成。称帝之举让他们之间生出很深的怨隙。蔡锷起兵发动护国战争后,冯国璋非但不肯出兵助袁,还公开通电反对帝制。袁世凯在称帝失败后那么快就病死,实在与这些他视为爱将的人都起来反对他有关。

(注释5)薛观澜对袁、段等人有近距离观察,写有《我所知道段祺瑞的一生》、《 袁世凯段祺瑞之间的微妙关系》等文章。

(注释6)参见袁静雪的《我的父亲袁世凯》。

(C)作者保留版权

日期:2009-06-13 12:41:49

百年性情·民国·北洋·武将轶事

【蔡锷和小凤仙的传说与真相】

有一类历史人物,无论评价标准怎么变,总会留名青史。蔡锷将军就是这样。由于他形象极佳,加之英年早逝,他的青楼经历就特别能给人以创作灵感。早在二十年代,历史小说家蔡东藩就在他的《民国通俗演义》里大肆谱写蔡松坡与小凤仙的知音曲。此后他俩的故事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常演常新。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正从禁欲主义中苏醒,一部电影《知音》又让多少人重温了灵魂深处才子佳人的旧梦。

到了二十一世纪,饱经忽悠的人们觉得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过去百年史。这时人们发现,原来蔡锷与小凤仙的传说里水份不少。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