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而非福利主义认为,个人福利不是唯一有意义的东西,强调其它一些福利主义放弃考虑的因素对真实社会福利的影响,要求将自由、平等、正义、公民权利等非经济要素都囊括在整个福利经济学体系中,更多的体现了伦理道德领域的价值观。

日期:2011-10-27 20:23:05

70年代起陆续兴起的关于福利经济学方面的重要进展有“相对福利经济学”、“平等与效率替代理论”、罗尔斯的“分配公正”理论,齐诺克的”公平理论”、黄有光的“快乐经济学”等等,萨缪尔森也曾提出了幸福方程式概念,幸福=效用/欲望。而社会选择理论的研究内容则主要围绕三大不可能性定理,即阿罗不可能性定理、防策略投票不可能性定理和阿玛蒂亚.森个人主权不可能性定理展开。

新福利经济学的多数名家认为公正分配属于道德伦理范畴,与经济学本身不相干,这种基本观点显然是违背常识的。公正这个概念确实不容易精确把握,社会公正度的正常情况当是运行于某一个合理的存在区间上,然而纵然人类目前无法精细处理社会公正事宜,但大体上至少做到差不太多也是有益的。所以二十世纪80年代后,非福利主义的福利经济学理论逐渐成为了主流,社会选择理论也相应地出现了向效用主义以及基数效用观的回归。当代对社会福利理论影响力最大的是阿玛蒂亚.森的学说以及哥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非商品化”理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