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4-25 09:37:30

24号开始青年导演陆续上阵,黄金大劫案还没看,不评论。匹夫看了,但我觉得这片票房不会高,软肋还是在剧本。情节有些跳跃,能看出杨树鹏企图掌握非线性叙事的意思,但非线这东西不是谁都能玩的,剧本打磨不够的话马上死翘。我后来查了些资料,原来杨树鹏这个剧本才花了几天就写出来了,再加上当时这个项目急着上马,想必修改完善的时间被牺牲掉了。另外,匹夫在人物性格刻画上还是少了些神来之笔,精彩之处大部分得归功于演员自己的发挥。

这片子越到后面越有无耻混蛋的感觉,黄晓明那个角色以及剧情中绑架XX的段落都能找到昆汀的影子。

最重要的进步:三观扶正了。虽然内容有狗血,但基本的是非观直截了当,简单明确,没有暧昧模糊空间。这算是孱弱剧本之外的一点安慰。

其实从这部电影能看出这一代导演的矛盾之处:一方面愿意重视剧情,想塞很多内容进去,并且敢于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但另一方面还是感性表达过多,缺乏逻辑,没能从科学的角度把一个故事讲清楚。问题的根子不在导演怎么拍,而是没过剧本创作这一关。

我自己对电影的划分只有两种,一种是不静心就能看进去的简单片子,比如艺术家、变形金刚;一种是需要静心才能细品的茶叶型电影,比如返老还童、相助。优秀的文艺片和商业片在票房上也许落差巨大,但在剧本创作这一环都必定是经过精雕细琢的。非线性叙事的经典之作致命魔术的剧本创作历经5年,昆汀的无耻混蛋在剧本上前后花了十年;即使像大船这种商业特征明显、工期进度紧张的电影,虽然在剧本创作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卡梅隆仅研究船上客人的史料就足足花了半年,更别提其他了。我们的年轻导演要向最优秀的电影人看齐,想拍茶叶型电影,就让剧本沉淀再沉淀,至少剧情要流畅易懂,别搞得和意识流一样;如果铁了心要市场大卖,那就遵循类型片的套路情节、脸谱人物,套路化脸谱化和创造力低下没有必然联系,之所以长盛不衰还是说明这些东西符合大众心理,符合大多数人对社会的看法,是一种客观现实。成功商业片的创造力不是体现在颠覆套路模式上,而是怎么旧瓶装新酒。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